爱国高于皇权——评历史传奇京剧《酒魂》

爱国高于皇权——评历史传奇京剧《酒魂》

新编历史传奇京剧《酒魂》缘于1996年辽宁锦州发掘出的穴藏于百年前清代道光年间的木酒海,剧作家石颖根据满族同盛金烧锅的古酒发现虚构出一段历史传奇:清道光年间,锦州一带的正蓝旗满族中有一家同盛金烧锅,酿的凌川酒醇厚飘香,它的掌门人高掌柜膝下只有一女凌儿,凌儿性格顽皮可爱,高掌柜欲将她嫁给自己从小收养的老实忠厚的徒弟大壮,而凌儿却爱上了机灵能干的汉族小伙小货郎,小货郎将同盛金的酒引入皇宫,皇帝封同盛金烧锅为大清皇家作坊,凌川酒为皇家贡酒。凌儿虽然答应了父母嫁给大壮,却在新婚之夜与小货郎私奔外地。受此打击,高掌柜一病不起,大壮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同盛金开始衰落。几年后,在外已生子小龙的凌儿夫妇因思乡心切返回同盛金,高掌柜原谅了女儿,却不认小货郎这个女婿。此时,宫里的陈公公来要用同盛金的酒为禁烟的英雄庆功行赏,泼辣的凌儿接下了这个皇差,小货郎为大壮买来了戒烟药,为的是酿出好酒犒赏禁烟英雄。很快前方传出清兵失利消息,朝廷征兵,小货郎主动代岳父当兵上阵,却不幸战死沙场,而朝廷这时又与洋人和好,割地不说,还要同盛金的酒犒劳洋人,同盛金同仇敌忾不愿给朝廷贡酒,高掌柜高喊埋酒而气绝。埋酒后,凌儿让大壮带走了小龙与母亲,自己与同盛金同烬于火海之中。最后字幕打出:“穴藏百余载的木酒海出土的第二年,作为庆典之酒出现在香港回归的仪式上。”整幕剧突现了一段悲壮的爱国情怀。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在中后期是极其腐败无能的,使中国人受尽了西方列强的欺凌,这段历史是留在中国人记忆中永远的痛。《酒魂》的背景即来自于这段历史的创痛,富有创意地构思了一个满人家庭与清王朝的恩怨冲突。清王朝是满族贵族建立的王朝,他们对满族人的统治是军事化的,满人都食皇家俸给,按说,清代的满人对清王朝及皇帝是效忠的。但清政府的软弱与卖国却不是普通满人愿意看到的,爱国是中华民族所有族群的共同心声,没有哪个族群的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政府割地卖国。虽然与清王朝有共同的利益,但当清王朝背离民心,还是会受到普通满人的唾弃。高掌柜一家从最初自己的酒被选为贡酒的高兴与荣耀到最后拒绝与卖国王朝合作而抗旨埋酒,这个故事的设计所体现的是一种爱国高于皇权的进步历史观,表现的是生活于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的正义感。林则徐是汉人,他们为支持林则徐禁烟而拒绝与皇帝合作。小货郎是汉人,为了打洋人义无反顾地代身为满人的岳父出征。在抗击外来侵略的大局面前满汉是一家,而背离民意的卖国王朝则成了人民的对立面。这里体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段历史创痛,凌川酒所代表的则是一种悲壮的爱国之魂。封建时代历来是皇权高于一切,上到大臣下到平民,没有谁敢抗旨不遵的,抗旨不遵的结果历来是掉脑袋。高掌柜一家选择抗旨,即是置自家的身家性命于不顾,选择了正义与爱国。在大是大非的选择面前,我们的人民历来是有智慧和辨别力的,高掌柜一家有正义感也有辨别力。他们未必意识到自己的选择的历史意义,但是,他们的行为却表明:正义与爱国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是第一位的。

此剧中的凌儿塑造得比较丰满。她有个性、敢爱敢恨,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甚至敢于违抗父命,正是她在婚姻上的选择造成了家庭的悲剧,老父一病不起,大壮也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同盛金烧锅从此一蹶不振。在此段情节的设计上,此剧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比如,凌儿既然深爱小货郎,当父亲提出要将她嫁给大壮时,她就不应该答应。既答应了,又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又要逃婚,所造成的伤害面与伤害程度更大,戏剧效果是有了,却不合情理。剧中的凌儿是一个敢作敢为、多少有些男儿气的女子,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小女子,又深受父母宠爱,不是非接受这桩婚姻不可。她既有勇气逃婚,就应该有勇气不接受这桩没有爱情的婚事,现在这样的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凌儿的性格因素,也没有很好地考虑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来作出一个更合理、更符合戏剧要求的安排。婚礼的演出效果的确很热闹,但这样的安排就有点为了演出而设计,并不是十分合乎情理。但这并不妨碍凌儿形象的塑造,从总的方面看,凌儿还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算得上女中豪杰,前半部的逃婚说明她追求爱情的大胆,中间部分的返乡,说明她对亲情的重视,最后的埋酒自焚,说明她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正义与壮烈。这个有个性、明是非、爱国爱家的好女子是全剧的灵魂,凌儿形象一出,此剧便活了。

此剧实写了凌儿一家的义举,对左右他们命运、与之对立冲突的清王朝则进行了虚写,只通过陈公公的出场串起了这两方面从合作到对立的情节发展。陈公公第一次出场,封凌川酒为皇家贡酒,表示皇上要铲除鸦片,整治朝纲,还要率领文武百官回关东祭祖,重振八旗热血精魂。此时,欲有所作为、还未与洋人交手的清王朝得到了凌儿一家的支持,他们备酒八十篓进贡宫里。陈公公第二次出场,说要八十篓贡酒犒赏禁烟英雄林则徐,此时,大壮已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同盛金由于凌儿的出走也衰败了,但听说朝廷禁烟,高掌柜深深地激动了,他的一段唱腔说明了心情:“明君有道万民景仰,/铲除鸦片启用栋梁,/多少人饱受这鸦片苦,/只落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林大人禁烟可算功德无量,/为英雄造美酒哪顾得老的老来病的病烧锅倒/闭停了作坊我们也要重整旗鼓重燃炉火辛勤/劳作日夜奔忙,/趋前接旨心激荡,/高仕林鞠躬尽瘁效君王。”高掌柜一家不管自己有多么困难也要烧出好酒犒赏英雄,说明了禁烟深得民心。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清王朝深受鸦片之苦,在鸦片贸易中每年流出的白银挖空了朝廷的国库,在禁烟问题上,朝廷与老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酒魂》所表现的主要是深受鸦片之苦的老百姓对禁烟的支持。陈公公的第三次出场,形势发生了逆转,仗打败了,清王朝不得不割地赔款,陈公公来要贡酒以备签和约之用。这是为禁烟之役而牺牲了女婿小货郎的高掌柜所不能接受的,他们与朝廷发生了对立。而他们一家的力量却不能对抗朝廷,于是发生了凌儿埋酒自焚的悲剧。皇上与朝廷虽未出面,但通过陈公公的三次出场所展示出的一个出尔反尔、面对外来侵略毫无办法、对付大臣与百姓却骄横无理的皇上与朝廷跃然而出。对皇上与朝廷的虚写处理是得当的,这段历史是许多人熟知的,此剧所要突出表现的是蕴藏于民间的爱国之心,主要通过高掌柜一家的义举表现凌川酒的精魂所在,通过陈公公的三次出场推动剧情,引起人物命运的变化,设计巧妙。

这出戏演员的唱工及做工俱佳,表演细腻,整个舞台氛围的营造也与剧情相得益彰。演出此剧的演员有很强的献身精神,有的演员抱病参演,令人感动。虽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出戏在少数民族题材剧中是一台不错的剧目。

(原载《中华艺术论丛》第7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