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戏的另一种空间——评浙江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的越剧《李慧娘》
在戏曲舞台上,鬼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如《倩女离魂》《牡丹亭》《李慧娘》等。《倩女离魂》《牡丹亭》对爱情的表现是令人荡气回肠的,而《李慧娘》的凛然正气也令人心生敬佩。其实,《李慧娘》所本之明朝周朝俊的《红梅记》在伸张正义的同时主要表现的也是婚恋题材,只是此次在绍兴小百花的改编版越剧中主要成了一出伸张正义的复仇剧,而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虽是剧情的起因,但阴阳相隔的紧张救人行为成为戏剧冲突的核心,紧张诡谲之余,爱情的叙事倒成了一种余话,激起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对邪恶的仇恨和正义得到伸张的快感。
昆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追求爱情而一病而亡,又为得到爱情而复生,虽然是鬼戏,舞台呈现的却是人间男女的爱与情,洋溢着青春与爱的理想,杜丽娘追求爱的执着与勇敢也成了戏曲舞台上的佳话。《牡丹亭》表现的是青年人爱情的至纯至美、少女的浪漫,给人一种温暖与浪漫的情怀。而同样是鬼戏,越剧《李慧娘》中的李慧娘除了对爱情有一种萌动的情愫外,更多的是因一句“美哉呀,少年”而屈死的冤魂的仇恨,爱情在与邪恶的斗争中已经成了一种奢侈,书生裴舜卿的命运成了紧紧抓住观众视线的主要冲突。这出戏开拓出了鬼戏的另一种空间,即:除了表现凄美浪漫的爱情,鬼戏还可以展现人类情感的另一面——对没有欺凌与邪恶的社会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等人类美好愿望的追求,在爱与恨、善与恶的纠缠中所展示的对人生价值的超越生死的不舍实现。这也是人类永恒的情感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推动着人类不断地追求进步、走向完善,这也是创作者伸张正义的强烈愿望与艺术表现中冤死少女自然而然的人性美纠结而成的戏剧张力所形成的意义。
越剧《李慧娘》
从绍兴小百花的越剧《李慧娘》的故事情节来看,一出场的李慧娘是一个命运被捏在魔鬼似的奸相贾似道手中的纯洁少女,她的一举一动都得小心谨慎,然而这颗纯洁正直的少女之心在碰到俊朗而又敢于与邪恶斗争的青年书生裴舜卿时,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赞叹:“美哉呀,少年。”正是这句赞叹将李慧娘的挚纯的少女之心、人性之美尽显无遗,美好之态尽显于舞台,此时,台下观众充满了对她和裴舜卿感情发展的期待。然而,魔鬼一样的奸相贾似道出场了,他容不得自己府上的姬妾去爱慕自己的反对者,一剑刺死了李慧娘。少女之花陨落了,然而,我们的编剧又赋予李慧娘的鬼魂以使命,这个不甘心冤死的少女,来到阴间判官面前,不仅敢于伸冤,而且,坚决要求判官准予她赴阳间从贾似道府上救出裴舜卿,并且报被冤杀之仇。主持正义的判官同意了。来到阳间的李慧娘鬼魂出现在被软禁于贾似道府中的裴舜卿面前,希望放走裴舜卿,而充满书生意气的裴舜卿却无论如何要保护这个如花的少女不受伤害,要独自面对贾似道的阴谋,不得已,李慧娘说出了自己已是个鬼魂的实情,而且点明贾似道就要在今天夜里杀死裴舜卿,裴舜卿晕厥过去,李慧娘施法将他救活,已知真相的裴舜卿随李慧娘逃出。一路上,李慧娘为裴舜卿驱赶着贾似道的追兵,用尽力气,此时,判官给了李慧娘复活的机会,而坚定的李慧娘一定要救出裴舜卿,大受感动的判官,派鬼兵随李慧娘一起,救出了裴舜卿,并将贾似道捉入阴间,伸张了正义。深受感动的裴舜卿则要撞死随李慧娘入阴间成却鸳梦,而善良的李慧娘晓以大义,鼓励他活下去做一些有利于社稷百姓的事,并悄然返回阴间。至此,李慧娘由一个纯洁少女到成了鬼魂后成熟的敢于斗争的女性形象,在舞台上一步步呈现出来,是这出戏成功的关键所在。
成为鬼魂前的李慧娘单纯美丽,而成为鬼魂后的李慧娘则成了一个敢于善于反抗邪恶并勇于斗争,一如既往坚定沉着的女英雄形象。是贾似道的邪恶造成了李慧娘的冤死,而冤死后的李慧娘的不屈才是此戏的看点。绍兴小百花的演员很好地表现出李慧娘的坚韧与勇敢,舞蹈与吐火表演很好,显现出李慧娘与凡女的不同,加之舞美与灯光的配合,将一出鬼戏的“鬼”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使李慧娘形象成为观众心中理想的伸张正义、剪除邪恶的化身。随着观众对李慧娘形象的接纳与认可,“鬼”也变得并不可怕,而成为一个有血肉似的正义女神。而观众真正憎恶并觉得可怕的是贾似道这样的人间之鬼。舞台上的贾似道形象也表现得很令人痛恨,正符合了老百姓心中的奸臣形象。这出戏将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心中的正义感、反抗心理、不屈精神用鬼魂形象表现于舞台,很容易与我们民族的共同的集体无意识产生共鸣,引起观众的观赏快感。这是传统戏改编中的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因为这种集体无意识很长时间里还会存在于我们民族之中,并影响我们的艺术创作,也仍将影响我们的观众接受。而这才是我们民族戏剧所要强调的精神元素,也是我们在传统戏改编和新戏创作中所要关注的。只有注意了这些方面,戏曲创作才不会在吸收现代思想与方法摈弃传统负因素的同时异化,也不会丧失自己的民族特色,继续葆有民族艺术活化石的传统,才有继续传承下去的必要。
绍兴小百花的越剧《李慧娘》同时也注意了现代戏剧元素的融入,比如紧凑的情节,符合现代观众欣赏习惯的人物关系,比《红梅记》时代又有不同,不再是两女一夫式的封建人物关系了,现在的改编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正义与复仇方面,而爱情因素则有所弱化,这也是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不得不做的删削,虽有遗憾,却是剧情的需要。总的来说,这是一出结构紧凑的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风格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