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纯净

一、纯净

在现代汉语中,“纯净”一词有“不含杂质、单纯洁净”之意,表示物质成分的单一,不含外来添加物,这是仅就纯净作为形容词而言,其反义词应为混浊或污浊,近义词则为洁净,对应英文中的“pure”一词。如纯净食品即指不含杂质或添加物的食品。另外,纯净亦可作为一个指向性动词,即物质由原来的不纯净通过相应技术或人为措施剔除其中杂质,保留有效成分,使其纯净,相对应的英文词则为“purify”。本书书名“美国食品药品纯净运动研究”中的纯净一词则含有上述两层含义。若将历史语境因素纳入考量范畴,英美两国对于纯净的理解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偏好与倾向。与英国人相比,美国人对于纯净食品的要求已非停留在单纯技术层面,而是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一种清教徒般的真挚热情。虽然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和食品作家比·威尔逊(Bee Wilson)也坦诚“真正的纯净食品是不存在的”,但在美国人看来,“食品不仅要可靠,更要纯洁,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10]在一本有关进步时代卫生改革的辞典中,作者认为纯净(或曰社会纯净)是进步时代对于贞洁(Virginity)和纯朴(Chastity)的委婉表达。[11]结合以上词义,笔者认为食品药品纯净运动中的纯净不仅是对物质本身的要求,而且也包含了它对人类健康不能产生危害这层意思在内。因此,食品药品纯净运动作为一场有多个不同利益群体参与的社会运动,颇能反映转型时期美国社会心态和民众价值观念的变迁。从这一点来说,美国人对纯净的独特理解也使食品药品纯净运动具有鲜明的美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