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语气词的连用
2025年09月26日
8 语气词的连用
在古代汉语里常常有两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连用的语气词都分别担负了表达语气的任务,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是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下面是两个语气词连用的例子:
(一)友也者,友其德也。(《孟子·万章下》)——“友”,结交。
在这个例子里,“也”字表示延宕,“者”字表示提示,语气的重点落在“者”字上。
(二)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你研究过《周南·召南》了吗?
在这个例子里,“矣”字表示“已然”,“乎”字表示疑问,语气的重点落在“乎”字上。
(三)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在这个例子里,“也”字表示“确认事实”,“夫”字表示感叹,语气的重点落在“夫”字上。
(四)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礼记·檀弓上》)——我纵然活着对别人没有好处,我难道可以死后对人有害吗?
在这个例子里,“乎”字表示反问,“哉”字表示感叹,语气的重点落在“哉”字上。
下面是三个语气词连用的例子:
(一)吾罪也乎哉!吾亡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在这个例子里,“也”字表示陈述,“乎”字表示自问,“哉”字表示感叹,语气的重点落在“哉”字上。
(二)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鄙夫”,没有教养的人,孔子在这里指的是那些患得患失的小人。患得患失的小人,可以跟他一起事奉君王吗?在这个例子里,“也”字表示陈述,“与”字表示反问,“哉”字表示感叹,语气的重点落在“哉”字上。
从上面例子里可以看出,直陈语气词的后面可以连用其它语气词,而其它语气词的后面不可以连用直陈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