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以”的用法及其省略

3 介词“以”的用法及其省略

介词“以”字常见的用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藉,当“拿”、“用”、“把”、“凭”讲,例如:

(一)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请以剑舞”就是“请拿剑舞”的意思。

(二)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意思是“把沛公的话全部报告给项王”。

(三)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以侯家居”就是“凭侯的资格住在家里”的意思。

第二,“以”由凭藉的意思引申为表示原因,当“因”讲。例如:

(一)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亲幸”,亲近宠幸。

“以王太后故”意思是“因为王太后的缘故”。

(二)灌夫以此名闻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以此名闻天下”意思是“因为这件事名闻天下”。

第三,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一)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二)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晦”(huì,厂ㄨimg),每月的最末一天。“论”,判罪。“弃市”,处死刑(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三)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北乡”,面向北。“刭”(jìng,ㄐㄧimg),用刀割脖子。“送”,在这里有报答的意思。

这三个“以”字和“于”字的用法相同,都当“在”讲。这种用法的“以”字及其宾语所构成的介宾词组一定放在动词的前面。

第四,“以”字表示率领的意思,它的宾语限于跟“人”有关的名词。例如:

(一)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族”,族人。

(二)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史记·魏公子列传》)——“赴”,捨身投入。“赴秦军”,意思是跟秦军拚死一战。

(三)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厉公,囚之。(《史记·晋世家》)

这三个“以”字都当“率领”讲,这种用法的“以”字及其宾语所构成的介宾词组一定放在动词的前面。

在古代汉语的句法里,介词“以”字也常常可以省略。例如:

(一)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且”,尚且,还。“况”,何况。

(二)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史记·魏公子列传》)——“夷”,毁灭。

(三)子欲〔〕手援天下乎?(《孟子·离娄上》)

例(一)省略的“以”当“拿”、“用”讲;例(二)省略的“以”字当“凭”讲;例(三)省略的“以”字也当“拿”、“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