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练习资料(一)
2025年09月26日
课外练习资料(一)
1.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
注:“欹”,倾斜而易于翻覆。“宥坐”,放在座位右边〔以资警惕〕。“顾”,回过头来。“注”,灌。“挹”,舀。
“喟然”,叹气的样子。“吁”,叹词。“恶”(wū,〤),哪儿。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五年》)
注:“玉人”,琢玉的人。“丧”,丧失。
3.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栗以与饥寒者(《晏子春秋》)
注:“霁”,放晴。“有间”,过了一会儿。“雨雪”,下雪,这儿的“雨”字用作动词,当“降”、“下”讲,“闻命”,受教。“发”,打开谷仓取出粮食叫“发”。
4.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战国策·楚策》)
注:“长百兽”,为百兽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