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简介
《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这本书是由周一贯著创作的,《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共有69章节
1
目录
周一贯,浙江绍兴人,1936年出生。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50年,在全国、省级报刊发表语文教育研究文章850多篇,正式出版《语文教学方...
2
导言 让“设计”走在优课创作前面
连写的2000年,像一条翻滚勝飞的巨龙降临人间的时刻,我们不仅迎来了新的百年,新的千年,也迎来了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新的世界。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时代; ...
3
第一章 反思与超越
·跨世纪的困惑:阅读教学效率,你在哪里? ·摆脱阅读课堂教学的“高原现象”。 ·追根溯源——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视野。 ·反思“设计”的刚性与弹性。硬设计?软设...
4
一、设计、教学设计与阅读教学的课堂设计
设计,按理说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字眼。因为人类有史以来就存在着“设计”。《论语·述而》中说:“好谋而成者也。”《孙子兵法》有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
5
二、阅读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和区别
研究阅读课堂教学的设计,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是必须搞清楚“阅读”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和区别,准确地把握阅读教学的本质和要求。 什么是“阅读”?阅读“是读者靠目视或...
6
三、阅读素质教育的亮点透视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听、说、读、写的训练,虽各有要求和渠道,但一个共有的载体便是阅读教学。这就难怪一册语文教材的构成主体是阅读课文了。因此,推进语文...
7
四、阅读课堂教学现状的“高原现象”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说过:“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石破天惊,这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师的困惑,...
8
五、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特点
“课堂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事前的设想与计划,是一项超时空的预测活动。从根本上说,所有的预测活动,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地符合实际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这是因为课堂教...
9
六、阅读课堂教学的“硬设计”和“软设计”
阅读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要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建构中,实现新的登攀。这就必须从课堂教学设计做起。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全盘授与为途径的阅读教学,其课堂设计...
10
七、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阅读教学课堂设计内容的丰富性和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在设计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理和准则,这也就是阅读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这里的所谓“原则”,是指阅读课堂教学...
11
第二章 主体与主导
·两千多年前,民族的睿智贤言:“天地万物,唯人为贵”。 ·阅读课堂教学:师生的生命活动! ·美在和谐,高扬“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大旗。 ·活动、选择、尝试...
12
一、主体性:阅读教学的世纪追求
阅读课的主体性教育,是指阅读教学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为性、自立性和自动性,正是由于学生能动地参与了阅读教学活动,才能使他们获得语文整体素质的真正发展。...
13
二、学为主——21世纪阅读教学课堂设计特征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它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组织成一个在教师激励和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过程。 一般讲,所谓主体指的就是从事社会活动的人...
14
三、在“自主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阅读课堂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尊重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这方面,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人的所有行为表现中,出现频率最高...
15
四、创造的课堂:引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超越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力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既是百年大计,又是当务之急。而主体性的基本特征是独立性、主动性和创...
16
五、大胆尝试:学生主体意识的唤起
学生在阅读课堂里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这是两种教学思想的根本区别。语文科主体性教育当然主张后者,而不是前者。在教师引导下,学生...
17
六、活动教学设计——把阅读课堂还给学生
“活动”是人们很熟悉的一个常用词,那是因为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改造现实,实现人的需要和目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活动是生命本质的体现。 然而,在传统...
18
七、民主、平等——不该失落的阅读课堂教学设计意识
主体性是人性的精华,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也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根本属性。这也就是它为什么成为现代国际教育共同追求的原因所在。 在阅读教学中,要真正改变学生被灌...
19
第三章 引导与指导
·点击机要,引而不发;以“一石投水”之势,收“推波助澜”之效。 ·引导要对路,不可强按头。 ·在争议”中“点拨”,在“尝试”中“发现”…… ·“导”的追求:释放...
20
一、“导”的设计——指引学生自读之路
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积弊,在于“重教轻学”,这似乎已成为共识。从封建社会语文教学的“讲经”到“五四”白话文运动时期的“讲解”,再到建国初期的“讲读”,乃...
21
二、点拨:阅读教学相机诱导的课堂设计
阅读教学要摆脱“高耗低效”的困扰,必须从以多余的情节分析和繁琐的主观提问为特征的“讲问型”模式走向“以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特征的自读型”模式,而“点拨”这一传统...
22
三、争议:挑起学生的思维冲突
学《骄傲的孔雀》、《美丽的公鸡》,孩子们说:为什么美丽的东西都有骄傲的毛病?读了《小猴子下山》,学生争论:小猴子选择大的好的东西,到底对不对?教《麻雀》一课,老...
23
四、发现: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收获的设计
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育圈内几乎已人人皆知。但是,教学的主要意义不应该是全盘传授,而应...
24
五、课堂表演:阅读教学的全身心感受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断),是促进儿童对读物(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
25
六、探索:课堂设计要让“小马”自己“过河”
阅读教学必须遵循自读为主的原则,因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必须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而特定的个体对特定的读物(课文)又有特定的认识规律和过程。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26
七、作业设计:“运用”是最有效的阅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其目的任务简单地说便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髙语文素质,使他们真正获得全面的发展。而能力不可能靠“听”“讲”便能获得,它必须更多地通过实...
27
第四章 文体与课型
·文体不同,课型各异,设计有别。 ·设计的思维空间:时间差、空间差、体裁不等差、课型不等差……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开发“...
28
一、记叙体课文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课文,有很多是文学作品,如故事、小说、诗歌、童话、寓言、散文等等,但若以表现手法的角度而论,课文则可分记叙、说明、议论等几类。 这里的记叙体...
29
二、说明体课文的教学设计
说明体课文即课文属说明文体。所谓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成因、结果,使人们对这一事物有个明晰的,完整的了解和...
30
三、诗歌体课文的教学设计
在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诗歌是一种主要体裁。这是因为:“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铀。”“语文的世界,亦是诗的世界。诗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