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引进,面向开放的世界

四、相关引进,面向开放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在语文教学界出现了积极审慎地引进国外相关的教学方法于阅读课堂教学的好势头。这种引进不仅使我们自然地产生对比,扩大了视野,也丰富了阅读教学的方法。这是因为世界各国的教学,既有自己的传统,又有共同的规律,可以而且应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国际的联系和协作必然越来越密切,教育也应当有自己的“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自觉地改造自己封闭型的思维方式,而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态势。

目前,较多地应用于阅读教学的国外教学方法,有多年前已开始应用的,也有近几年才引进的;有从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也有直接从国外阅读教学吸收来的。这种相关引进,不是照搬照抄,一般都根据我国阅读教学的特点和传统,有所变革和发展,这些方法与其他的阅读方法一起构筑成我国阅读教学方法的总体系。

(一)发现法设计

发现法又称“发现学习”、“研究法”、“问题教学法”等,为布鲁纳所积极倡导。他认为发现法能提高学生的智慧,产生内在的学.

习动机,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由于他的倡导,引起了人们对发现法的特别关注。发现学习,就是教师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之中使之产生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发现目标,并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使他们得出结论,提取出原理或概念。

如章或老师把阅读课的发现法归纳为: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运用推理、假设作答,探求解决途径;

3.展开讨论;

4.归纳结论。

他在各个教学环节都注意运用这种发现法。如教《燕子》最后一节时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节中有个词用得奇特?”学生细心阅读发现课文中把几根电线说成是“几痕”。于是便引导探究:“为什么用几痕?”学生读课文看插图,推断出因为电线离作者远,以至电线上停着的燕子也成了“小点”,说明作者用词的确切。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安排能让学生“发现”的基础,使之产生问题。这是使用发现法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发现了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要充分凭借教材的语言形式,方能从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落实基础知识的要求。发现法虽有一定的优点,但也有它的局限性。有人认为,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科学家的发现方法完全等同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耗时太多,是不经济的。因此,并不是所有学科的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宜用发现法,更不是对儿童思维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合用。只有对那些具有发现意义的教材内容,才适用。

(二)谈话法设计

谈话是50年代普希金教授在评议《红领巾》一文的教学之后开始盛行的一种阅读教学法。它以教师的提问为契机,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来引导学生阅读。能较好地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思维得到发展。

如《一定要争气》一课的谈话设计:

1.提与课文主旨有关的问题:如“课文以《一定要争气》作题目,你初读了课文之后,联系全文想想觉得什么叫‘争气’?‘争气’‘赌气’、‘泄气’又有什么不同呢?”

2.提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如“‘一定要争气’是童第周的感想,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3.提与难点有关的问题:如“细读课文,比较这两段'一定要争气’的感想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为什么相同?为什么不同?”

4.提学生不易深解的问题:如“‘童第周真行!’你能具体说说这里的感叹号包含了怎样的感情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紧密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谈话,就能比较精要地讲读课文,激发学生思维,培养阅读能力。

为问而问的“满堂问”式的谈话法,是一种僵化了的模式。教师的提问须具有开发智能的价值。提问要立足于课文的整体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选准突破点,方能达到精简教学环节,増大思维容量,突出智能开发的目的。由上海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首先提出的“提问设计”,使谈话法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提问设计”强调精心设计提问,提髙问题设计的质量,使提问真正成为导读的“抓手”,有效地克服了“满堂问”的弊端。

(三)范例教学法设计

范例教学法源出于联邦德国。曾对中小学的各科教学起过重大作用,又称“示例性教学法"、“代表性教学法”、“典型性教学法”等等。

范例教学对各科教学有很普遍的适用性,不只是用于阅读教学。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法先是从分析教材开始的。所谓“范例”指的是在庞杂的教材中选出有助于理解事物本质的带有典型性的、启发性的(范例性的)部分,即通常所说的“关键”。通过关键性教材的教学,来带动全盘性的对整体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常采用的方式是:教师精讲一段,然后让学生按老师精讲方法自己学习结构相似的段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掌握读书方法。

如在教《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可以先精讲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这一段,问学生:“壁虎在小河边看到了什么?”“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小鱼为什么不借?”并板书关键词语。接着布置学生自学小壁虎向老黄牛、向燕子借尾巴的两段,并按板书的关键词语填空:

爬到(小河边)小鱼(姐姐)(摇)着尾巴游来游去用尾巴(拨水)告别

爬到()黄牛()()着尾巴吃草用尾巴()告别

爬到()燕子()()着尾巴飞来飞去用尾巴()回家

然后让学生分段将“自己是怎样理解的”讲给全班同学听。课文的开头结尾,仍由教师讲读。

范例教学法主要适用于几个主要段落结构相仿的课文。语文课本中这类课文较多,如《小猫钓鱼》、《美丽的公鸡》,《卖火柴的小女孩》、《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在一篇文章中,还可能有结构不同的个别段落,这仍可由教师讲读指导。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掌握读书方法。

当然,范例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只是以段带篇,在单元教学中的“以篇带篇”,在语文知识教学中的“由例及类”等等,都是范例教学的应用。它的基本模式是:第一,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即用典型事例(“个”)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第二,将“个”的知识内化于自身,使自己有所体验,初步获得迁移能力。第三,运用从范例(“个”)中获得的经验,去举一反三,解决“类”的问题。第四,归纳总结这一类事物的普遍性,达到自觉地掌握规律性的阶段。

(四)纲要信号法设计

设计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课文内容的图表,来形象、具体地反映教材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脉络,并让学生充分应用这张图表来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和记忆贮存。这是前苏联沙塔洛夫提出的一种教学法,它可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和谐地得到发展。

如《火烧赤壁》的纲要信号可以这样设计(见下图):

图表简明形象地表现了两军兵力、地形的对比、曹军的弱点,还具体地显示了周瑜火攻安排的周密,图表可以配合讲读课文时逐步板书出来。

纲要信号图表的设计既要紧扣课文要旨,体现提纲挈领,扼要反映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形象、生动、简明、醒目。纲要信号图表要应用于教学全过程,如运用纲要信号图表复述、复习,要学生默画或当众解说纲要信号图表等。

(五)创造教学法设计

在小学阅读教材中有不少“聪明人的故事”,如《曹冲称象》、《鱼和潜水艇》、《皮球浮上来了》、《司马光》等。创造教学法就是充分运用这些非常规方法解决疑难问题的教材特点、不囿于教材局限,通过创造性的联想,适当延伸和扩大,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认识创造规律、学习创造方法作为教学重点来处理。

如教《蝙蝠和雷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即突出教材的重点部分:“科学家们又反复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课后第二题)教师及时将学生的议论归纳成提纲图示一,接着读最后一小节,让学生将雷达的功能也归纳成相似的图示二(见图表)。这就抓住了创造思维的本质特点:由模仿或联想入手,通过相似要素的组合,创造出具有质的飞跃的新事物。然后,让学生按下面两道填空题议论并填写,由课内向课外开拓更大的创造天地。如有多种设想的,老师还可鼓励学生多做几道填充题:

图示一

图示二

1.人们从()得以了启示,发明了(),有了()人们就能()。

2.我从()得到了启示,觉得可以发明(),有了()就能()。

运用创造教学法,教师要选择适当的课文,而且教前要有精心的设计。使用创造教学法要注意适当开拓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但这种开拓和延伸又必须能体现课文的基本要求,同时,不要忽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

(六)伙伴教学法设计

伙伴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群体作用于教学活动的方法,也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结伴开展学习互助。伙伴教学法在60件代始行于美国,其特点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以同龄人之间的相似性,使互教互学双方,保持一种无拘无束的学习心态。这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奋发努力,从而提髙教学效益。

以《老水牛爷爷》为例,其主要教程为:

1.伙伴试读知大意。即以小小组伙伴活动形式,按照教师统一布置的“初读要求”,试读课文,査阅生字新词,思考问题。先各自独立进行,遇到困难时可以在伙伴组内讨论。

2.伙伴研读破重点。先由教师提出研读重点:课文中有哪两处地方写了老水牛爷爷的“怪”(名字怪,脾气怪)?作者为什么要写他的“怪”?老水牛爷爷有多少“怪”,为什么“怪”?然后分组伙伴活动,边读、边思、边议、边写。小小组研读活动由组长掌握调节,教师巡回指导。

3.伙伴赏读览全文。即在研读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鉴赏品味课文。如:作者写了老水牛爷爷是不是一个“怪”人,但是读了后你觉得老水牛爷爷是不是一个“好”人?这里的“怪”与“好”有什么联系?然后分伙伴组讨论,伴以表情朗读,加深感受。教师巡回指导。最后,由教师指定若干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或作表情朗读,让全体同学评议。

难度不是很大的课文,比较适合使用伙伴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放任自流。组织好伙伴小组,注意培养好伙伴组长,并事先精心设计好伙伴活动的内容,是提髙伙伴教学效率的关键。另外,要注意伙伴组活动的多样化,为伙伴组提供学具,把课堂游戏引进伙伴组活动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