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及脉诊的临床应用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经过先人们两千多年的实践,脉诊已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中医临床中必不可少的诊病方法之一。因此,我们对中医的脉诊必须认真继承并加以提高。
诊脉时脉动应指的形象称为“脉象”。脉象中的至数、节律与心脏搏动有直接的关系,能反映出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素问·痿论》谓:“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谓:“心者……其充在血脉。”《医学入门》谓:“人心动,则血行诸经。”
我们必须对中医的脉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过高的评价或否定脉诊的临床价值都是错误的。脉搏只是一种体征,并非一切病证都可以表现在脉搏上,因此脉诊只是诊察方法之一,不能代替其他的诊法。又由于疾病的变化表现极其复杂,只凭脉诊是远远不够用的,只知道传统的脉诊意义也是不够的,必须运用更多的现代工具来对脉象的本质进行积极探求,心电图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李锡光教授对脉诊有极高的造诣,常常将脉象与心电图结合起来,借以探讨脉象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从更高的层次上探索脉象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