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境性和情境性即兴评述
从即兴评述的内容设置来看,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根据即兴评述材料的主题可以分为无情境性即兴评述和情境性即兴评述。
(一)无情境性即兴评述
无情境性即兴评述的题目,一般是针对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来进行,题目本身并没有提供一个具体的评述情境。例如:
你怎么看“知识不付费,永远学不会”这一说法?
生活中该不该“知足常乐”?
你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的3个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谈谈当下你最看不惯的一种社会现象。
这些评述的主题都不需要一个具体的情境,评和述都可以依据评述者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展开,所以是无情境性即兴评述。
围绕例题3“如今社会上出现了整容热潮,你怎么看?”展开的评述,就可以是无情境的、开放性的评述:
对于整容热这种现象,我是持反对态度的。在《孝经》里就有个说法,叫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珍惜父母所给的一切,是孝顺的开始。父母生的你是这个样子,你就是你父母的印记。现在,感觉不完美,想要“网红脸”,就通过手术的方式,把这种印记去掉,变成千篇一律的样子,我认为是对生身父母的不敬,也是对自己的不认可。况且,整容价格不菲,整容医院鱼龙混杂,弄不好就会既花了钱,又破了相,更有甚者连命都丢了。
对无情境性题目的评述,也可以给它人为地设定相关的一个或者几个情境,从而让评述更加有的放矢。针对这类开放性的题目,情境设定的自由度比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评述观点进行设定。比如对例题3还可以在评述时这样分一下情境:
对于该不该整容这个问题,我觉得也要分情况来看:
有些人是容貌受损,或者天生有明显的缺陷,通过整容,可以修正受损的容貌,弥补缺陷,增强对生活的信心,获得对人生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提升,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整容。有时,原来容貌体态上的问题影响了成长过程中一些专业的选择,以及某些岗位的就业,比如,演艺界、播音主持专业或者正在从事的重要接待工作等,这些专业和工作本来就对容貌体态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假如经济条件允许,通过整容可以使容貌更加完美,从而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或者更多的工作机会,也可以选择整容。
但是,假如过分追求完美,有的人容貌已经很好了,还不满意,希望好上加好,就会在整容过程中出现较重的心理负担,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或者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有的是自己心理和认知的问题,认为当前的一切不如意,通过整容就可以改变,人变好看了就什么都有了,比如割了双眼皮就能追到男神,更瘦了、更好看了就能成为大明星,这就是对整容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种情况下不建议进行整容,否则花了钱遭了罪,还失望,徒增烦恼。不如把金钱和精力放在提升自我修养上。
这一段评述,就是给一个无情境的开放性的评述题目设定了情境,使得评述更加客观、丰富了。因此,对于无情境的题目,可以进行无情境的评述,也可以根据自己对题目所涉及问题的了解和对具体事实的把握,给它设定一些情境。
(二)情境性即兴评述
情境性即兴评述一般会把评述者放在某个假设的情境中来进行,或者题目本身就有某个社会场景的设定。
如对例题4“轻声教育”这个评述就有一个特定的情境:浙江杭州市某小学,要求学生在不同场合使用相应等级音量说话。评述的情境就设定在“小学生”这个群体里。
还有一些评述题目看上去比较简单,似乎没有情境,但和前面那些无情境性评述题目来比较,可以发现它还是有情境的。例如: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你怎么看外卖小哥在马路上骑快车险象环生问题?
类似的题目虽然字数简洁,似乎只提供了评述主题,但这些评述的主题依然是存在一个评述情境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这个评述的情境是“农村”的“留守”儿童,而“外卖小哥在马路上骑快车险象环生”的情境是外卖小哥“在马路上骑快车”,这些即兴评述还是有一个潜在的情境的,不能脱离这些情境天马行空地发表议论。因此,这些题目要归入情境性即兴评述。
还有的即兴评述虽无情境设定,但是有身份设定,也要在评述的时候注意将其放入情境性即兴评述中。
例题5
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00后的身上曾被贴上各种标签:捧着手机的草莓青年、网络原住民、有个性也容易固执己见,有能力也难免不能抗压。作为00后,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在这则材料中,就给评述者划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00后”。评述者是不能跳出这个身份来进行漫无边际的评述的,因此这个题目也还是有一个情境的设定的。
情境性即兴评述题目,要求根据相关情境来做评述,否则就容易出现跑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