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联想和深联想
2025年08月10日
三、浅联想和深联想
可以在对图片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展开广阔的联想。围绕图片的主题所展开的联想可分为“浅联想”和“深联想”。
在“述”的基础上展开联想,这个联想是从图片中的内容生发出来的,它通常要“高于”和“广于”图片本身。这是对例题68图片内容的联想:
有位作家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当今这个科技大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大都和电子网络产品息息相关,出现了大批“手机党”“听书族”。“低头族”倒也是经常有,但却是低头看手机而不是看书。校园如此,社会上更是如此,能沉下心读本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在快餐社会,人们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许多书不再“看”,而是改为“听”了。这些“快餐”行为取代了读书行为。就算是买了本书,借了本书,也往往是拍个照发朋友圈了事,能踏实地坐下来认真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太少了。
这段“评”,就是在前面“述”的基础上,结合对生活的感知展开的联想,由浅入深,从图片上的一个读书人联想到了图片之外的电子阅读。
例题70
堵
例题70图片题目是“堵”,对图片的描述比较容易,随之而来的联想也比较容易展开,但“浅联想”易,“深联想”难。下面来对比一下浅联想和深联想的区别(见表5-3-1):
表5-3-1
通过对照可以看出,针对图片的浅联想通常是比较直观的,往往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来展开的。深联想则站位较高,通常是站在群体的角度来展开的联想。深联想可以通过下面这个路径来达成:
图片现象→复式联想(平行拓展由浅入深)→由实入虚→拓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