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世界的矛盾

三、语言与世界的矛盾

语言若未能准确地描述人的思想或者周围的现实,就是错误地使用了语言,这通常就叫作误用。为什么会出现语言的“误用”?主要是源自矛盾。人的语言使用的相对固定性和周围大千世界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语言在表达的时候常常出现指东打西的情况。

即兴语言的误用,主要源自三个矛盾:

(一)语言的静态和生活的动态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动态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我们周围的环境也是动态的,在进行即兴评述时,评述者所处的言语场景也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的,但是我们用来表述的语言却是相对静态的。静态难以准确地表达动态的变化,因此,需要在使用口语的时候做相应的标注,使得静态的语言具备线性的特征,从而能够跟上动态场景的变化。

(二)语言的有限和生活的无限

我们使用的口语词汇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是有限的,而与此对应的是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我们所要表达的环境、事物、经验和思想都是无限的。因此,说话人常常遇到“难以用语言表达”这样的困境。

即兴评述这一任务类型,受的限制可能更多。它既要受世界的限制,又要受评述题目的限制,还会受语言一维性的限制,以及受即兴评述时长、语境等的限制。思维是无限的,生活是无限的,世界是无限的,而语言是有限的,这种局限是天然存在的,既然如此,即兴评述的语言是很难做到完美的。

(三)语言的抽象和生活的具体

语言具有抽象性,这使得人们能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事物。但是,假如语言的运用者只在语言“抽象层次”的某一级上使用语言,忽视各种事物的复杂性,将表达该事物的语言固定于某一不变的抽象层次上,那么语言越抽象,同实际事物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远,表达的事物就越模糊,在传播中也就越容易造成偏差。丰富多彩的口语形式是即兴评述成功的外表,虽然有句话是“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但假如语言的外表过于平淡甚至丑陋,那就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让别人透过平凡的外表接触你“有趣的灵魂”。

有些即兴评述,乍听上去索然无味,但当仔细琢磨时却发现很有想法。几分钟的即兴评述很难表现出“大智慧”,偶尔有思维的火花闪现,也很容易被错过,这往往就是语言表现力不够造成的。在即兴评述中,能不能让听者充分感受到掩藏在语言表层之下的内容的精彩,语言的表现力功不可没。

评述训练

1.互联网普遍利用算法推荐技术预测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和话题,再将其推送给用户,这种“投你所好式”算法推荐一方面方便了用户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用户拓展视野,使人原地踏步在自己的兴趣里不思提升。对此你有何看法?

2.独生子女与自私有必然关系吗?

3.鲁迅当年弃医从文,认为医人不如医心。换了你,你如何选择?

4.如何看待网络新闻标题党?

5.外卖小哥送单上泰山,是送到红门祈福的订单。客户是电商工作人员,因工作忙就让小哥送到碧霞祠,点的是一个果篮,供奉泰山老奶奶,保佑自己天猫“双11”大卖。你怎么看?

6.前几年流行的“租男友”“租女友”回家过年,如今已经演变出了新花样。因为春节期间要参加很多聚会,刘女士需要一只包撑场面,于是她租了一只价值2万元的包。你怎么看?

7.临近期末,某中学校长自掏腰包,分批请28名学生在食堂吃了一顿大餐,花了1 440元。这些学生来自4个班级的7个学习小组,因在一学期内表现优异,积分达到了300以上,赢得了与校长“共进午餐”的机会。你怎么看?

8.当前,一些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已然发生变化,“超前消费”成为他们的日常行为。最近一项针对城市青年的调查显示,有近七成受访者接受贷款。他们购置的商品更是五花八门,从日用品到奢侈品,衣食住行无所不包,早已不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贷款买房买车。你怎么看?

9.2020年央视春晚播出的同时,“佟丽娅耳环”“张小斐毛衣”等就成为网络热搜。有从事代购的卖家称,每年春晚结束,晚会上明星所穿、所戴的服饰都会成为“宠儿”。你怎么看?

10.某地残联冬季给残疾人送温暖,不送棉衣、被褥,却给每人发了两套女士裙裤。领到裙裤的残疾人有不少都是四五十岁的男士,感到心里特别不舒服。残联回应称,这些衣物是一家知名女装厂无偿捐赠的,而该厂家只生产女装。你怎么看?

11.你如何看待短视频软件上男性主播化妆现象?

12.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些人是长篇小说,引人入胜,可是你需要一些勇气才能翻开;有些人是《新华字典》,里面有你需要的每一个字,可你绝不会有耐心一页一页地读;有些人是教科书,你曾经很需要,可是当新学年开始,只要没有留级,你就会将其扔掉。你怎么看这段话?

13.不少留学生说“出国前我曾迷信西方,出国后我却敬佩中国”。你怎么看?

14.近年来许多报纸纷纷宣布停办。请谈谈网络新媒体时代纸媒能否继续生存?

15.“人要是行,一行行行行行。”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目标。你怎么看?

17.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你怎么看?

18.社会上流传着“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你认同吗?

19.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甚至出了“叠衣师”这一工种,即帮助客户整理衣橱,你觉得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20.家住重庆的9岁男孩,已经捡了两个星期的废品了,每天多捡一点垃圾就能早点还清身上的债务,这“债务”是他偷拿奶奶2 000元玩手游而产生的。你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