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意力训练
导致考前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杂念干扰,不能集中精力备考。在考前产生的一切与面试无关的念头统称为杂念,身体放松是排除杂念的前提。
临场不良状态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抽到的题目难,现场和想象的不同,准备时间变短,评述时间有变,听众、时间、环境、气氛的变化等。应试者在大庭广众之下孤立地面对陌生的评委,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压力。
日常说话一般不受时间的限制,即兴评述要受时间制约且可能随时变化(评委会随时打断)。这就会给应试者带来额外的干扰和心理负担。一些听上去很正常的背景噪音,如某个机器发出的运行噪音、开关门声、椅子的吱吱声、其他人的说话声、外面人的脚步声、窗外卡车卸货的声音以及物品掉在地上的声音等,都有可能干扰评述的正常进行。除了来自外界的声音干扰外,如果面试环境和事先想象得不一样,比如一走进考场觉得过于严肃,或者现场有人员走动,或者在考试中出现一些意外,这些都容易不同程度地给评述者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因时境、对象的不同而带来的不适感也会造成怯场。
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是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将注意力全部贯注于一个确定的目标,力求不为其他内外干扰而分心,可以做这样一个简单易行的训练:
注视手表秒针的转动,先看1分钟,如果1分钟内没有离开秒针,再延长时间到2分、3分,等到确定了注意力不离开秒针的最长时间后,再按此时间重复几次。每天进行几次这样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后,注意力会更容易集中起来,有利于增强抗干扰能力。
有心理学家调查了体操比赛中得胜者和失败者在赛前的焦虑程度,发现两类人的焦虑水平基本一样,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差别在于如何应对焦虑。消除焦虑的最好方法是正视它,并且全身心投入进去。那些获胜的运动员能抛开焦虑,集中精力于要做的事情上,把面前的任务拆分成一系列细小的步骤,从而有效地克服焦虑。
所以,在面对即兴评述这个任务类型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紧张怎么办。”应当知道紧张这个感觉是普遍存在的,重要的不是怎么“不紧张”,而是如何正视“紧张”,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上。
评述训练
1.达尔文的父亲是位著名的医生,他希望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做医生,可达尔文无心学医,成天收集动物标本;父亲无奈又把他送进神学院,希望他将来当一个牧师,然而他的兴趣也不在此,在剑桥基督学院毕业后,又上了海军勘探船“贝格号”做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并于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生物进化论巨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此做即兴评述。
2.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写诗了,诗人是否要被替代?
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吃播”?
4.一外卖小哥因未帮女顾客倒垃圾而遭投诉,你怎么看?
5.某中学规定男女生走在一起,如距离小于3.6米就被视为非正常交往,你怎么看?
6.在福建泉州,一少年因与家人发生争执,喝酒后欲跳桥,周围路人起哄“跳啊跳啊”,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7.网络时代很多人提笔忘字,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8.有人把一些经典文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定义为“文化快餐”,你如何看待“文化快餐”?
9.山东青岛一对新人在去酒店的路上遇到马拉松比赛封路,一对新人索性站在路边为参赛者呐喊加油。你怎么看?
10.某小学放学后,校长站在校门口劝导家长让孩子自己背书包,你怎么看?
11.如何看待越来越频繁使用的移动支付?
12.有人说,每颗珍珠都是由沙子组成的,但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珍珠。你怎么看?
13.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此怎么看?
14.用一个词概括“我理想中的2030年”,并以此做评述。
15.2020年5月,河南开封,傍晚时分,大妈们跳起了广场舞,而在前面领舞的是一位8岁的小姑娘。小姑娘跟着音乐节拍,动作完成得很流畅。小姑娘的老师称,她悟性好,跳舞比较好看,观众和队员推选她当领舞。你怎么看?
16.11岁男孩使用双排键演奏《射雕英雄传》,被网友们膜拜,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孩子的才艺是否应该在社交媒体展示?
17.有人认为多扔垃圾应多付费,你怎么看?
18.生活中总会不断有完美的愿景和残缺的现实。你怎么看?
19.成熟是一种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你对此怎么看?
20.有人说:“看视频的时候,弹幕的内容更好看。”你怎么看弹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