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评述的词语重组
评述者把话语组织起来可能并不难,但要做到言语的精致和生动,还需有更高的技巧对语言进行重组。上一节已经提供了“给话语一个场景”的大方法,这里再提供一些口语表达中选词使用方面的具体技巧。
词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外语不好的人在听外语时,通常只能捕捉到一些熟悉的词语;词汇量小的人,在进行口语表达时也往往寄希望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词语的作用,因此口语中的用词对整个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口语中的用词有一些基本原则,在这里大致归为六大类。
(一)用词口语化
用词口语化,就是在评述中尽量选用口语词代替书面语词;同时适时地加入生活语言中的感叹词、虚词等。
在用词用语方面,口语化和通俗化常常是紧密相连的。口语化要求所用词语尽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词,比如同样的意思,用“开心”往往比用“愉快”更顺口。在进行节奏与速度比较快的表述时,声音稍纵即逝,听者的听觉器官接受信息时要保持渠道的通畅无阻,不能总是碰上障碍。如果听者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某个词的阻碍,就会破坏口语信息的顺利传递。
(二)以具象词代替抽象词
具象词,意思就是具体、形象的词。不以形象的相似为联系的词,就是抽象词。
“糖20克、盐50克”——这是抽象。
“糖一小勺、盐半杯”——这是具象。
“长方形脸”——这是抽象。
“鞋拔子脸”——这是具象。
即兴评述毕竟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语言状态,能够艺术地表达观点是提高即兴评述能力的重要一步。以具象词代替抽象词,意味着使用语言时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形象化。
(三)低频词与高频词交替使用
用词的生动性可以使即兴评述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这就需要评述者充分利用有声语言的特点,努力创造,使得语言准确而通俗、生动又形象、有声又有色,以更好地传递思想感情、信息内容和表达重点。
思想的表达靠的是话语,而语句是由词构成的,表达水平与掌握的词汇量有关。词汇越丰富,就越能快速地选择并调取合适的词语,进而准确充分地表达出来。我们语料库中的词,按照不同的性质、用途、分类,分别放置在不同的语言格,但每个人调取词语的习惯和使用的方式不同,造成每个人的口语中都有不同的高频词和低频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次数多、使用较频繁的词称为“高频词”。虽在语料库中,却几乎没有被激活使用,或者极少使用的词就是“低频词”。
擅长表达的人都是词语的“收藏家”,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在讲话时能比普通人多调动数倍的词语,而不是就那么几个词翻来覆去地说。要在瞬间完成表达的多样性选择和组织,丰富词汇量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以生词取代熟词
即兴评述是诉诸口语的,对比和新异是在有声语言形式上吸引听众审美注意的法宝。与文字传播相比,有声语言传播的立体感、直观性和情感性要强烈很多。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可以让语言的生命力更多地爆发出来。
口语表达中的生词通常指事先没有人用过的或者很少用的词。熟词是一些经常性、聚集性使用的词。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表达生词和熟词使用上的区别。有一只花纹奇特的猫,前半身是深颜色,后半身是浅颜色(如图4-4-1),这样描述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一些陌生化的描述可以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图4-4-1 花纹奇特的猫
·这只猫掉色了。
·化形没化好。
·本来想买长款貂儿,选错款了,就混搭吧。
·这是一只嫁接的猫。
·穿个豹纹马甲而已。
·起猛了,穿反裤子了。
·隔壁老王,你给我过来!
·可能是它妈妈生它生到一半时没墨了。
·黑的那一半是晒的。
·变身中……
·飞升渡劫失败……
·拼色猫。
·还没修炼成形。
·天热,画的妆都掉了。
·人家的爹妈,一个是豹子一个是猫。一半随爹一半随妈。
·上衣和裤子不搭呀。
·不染发、不文身怎么做个社会人?
·高腰衣。
·还以为是猫头鹰呢。
·蜕皮中……还没蜕完呢,拍啥拍?
对动物花纹的描述,有很多简单的方法,但在网络时代,语言往往不受传统表达的限制,因而会出现一些有趣的新鲜的表达方式。这种发散创新的表达方式网络上有很多,用生词取代熟词,把某个表达方式转化为轻松的方式。多看看这些陌生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启发和拓展使用语言的思路。
(五)避免使用重复词语和同音字
用词的多样化是口语表达能力强的重要标志之一。即兴口语要通俗易懂,准确简明,不仅要避免方言词,少用书面语词,而且还要避免口头禅和使用重复的词语。例如:
他这样说,肯定是希望得到肯定的答复。
一句话里,前后有两个词是重复的,这就使得口语表达比较单一和别扭。换一个类似意思的词,就会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他这样说,肯定是希望得到积极的答复。
有些在书面表达中毫无疑问的词语可能会在口语中引发不解,造成误会,如“期终考试”用在口语中就要换成“期末考试”。因为口语是通过语音来判断词义的,所以就要考虑到同音的多义性。
体会一下这句话在用词上的不同:
由于有多年的经验——因为有多年的经验
“由于”和“有”有发音重复的地方,因此在口语表达状态下,换成和“有”发音不同的词“因为”传播效果会好很多。
(六)同义词中首选开口度大的
汉语音节由元音和辅音组成。在6个单韵母ɑ、o、e、i、u、ü中,开口度最大的是ɑ。在口语中,选择使用字词时,选择ɑ、o、e、i收尾的,比u、ü收尾的乐音更强。
在同样情况下,选择开口度大的字词,说出来的时候声音亮度更大,更容易表现出声音的美。
我与他是多年的朋友——我和他是多年的朋友
相对于“和”来说,“与”是开口度比较小的音。在口语中,同样的意思换用开口度比较大的字发起音来更容易,而且会产生更美的语言感受。
张三、李四以及王五——张三、李四还有王五
“以及”也是开口度比较小的音,换用开口度比较大的“还有”发音更容易,表达上也更容易呈现出声音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