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括错误

一、概括错误

根据即兴评述的任务描述可以看出,即兴评述的依据是题目给出的材料,对材料进行概括是即兴评述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评述的关键。根据材料概括出主要内容,也就是给评述找到一个“抓手”,对这种“抓手”的把握是通过聚敛思维来完成的。即兴评述的路径是:通读材料,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然后概括出主要内容,把主要内容叙述出来,再选一个集中的点展开评论。然而,在即兴评述中有时会出现概括错误,评述者误以为,说一段与原材料有关联的话,就算是即兴评述了。

例题7

十字路口,过往行人手里拿着手机,哪怕在密集车流中横穿马路也时不时看上几眼,快递员一边操作手机一边骑电动车,外卖送餐员更是如此,一心二用让人心惊胆战。你怎么看?

某一学生针对例题7展开的评述是这样的:

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但是也有不良网络、垃圾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

这就是概括错误。评述者拿到题目后没有深入分析,看到“手机”二字,就开始在脑海中搜寻自己熟悉的和“手机”相关的部分,忙于构建自己的评述体系。殊不知自己想说的那些早已偏离了原题的方向。其实“概括错误”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可以留意题目素材中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手机”“路口”“行人”“马路”,由这些词可以看出,“手机”作为出现了两次的高频词显然是评述的重点,但是,“路口”“行人”“马路”这些词又提示了这个材料中“手机”是和交通问题紧密相连的,手机与交通安全的关系才应该是评述材料的重点。

例题7属于话题即兴评述,材料比较短,主题相对明晰,假如评述题目是新闻即兴评述,题目本身提供的新闻材料字数较多,即兴评述时出现概括错误的概率会更大。

例题8

成都市郫都区一珠宝店工作人员易先生乘坐出租车,下车后发现包忘拿了。包里装了40枚戒指,价值10万元。易先生向周围交通执法大队的人员求助。多方询问排查后,联系上了当班司机吴师傅。

另一方,出租车驾驶员吴师傅等红绿灯时,发现了遗落在副驾上的小包。“因为赶到公司去肯定就7点多了,公司工作人员都下班了,就想明天再上交公司。”一会儿时间,吴师傅又接到一单大生意,一个女乘客想从郫都区坐车到龙泉区。

“快上绕城高速时,接到了公司的电话,问我是不是捡到一个包,说顾客很着急。”吴师傅立刻上报,确实捡到了。基本情况核实一致后,吴师傅向车上女乘客解释情况,帮助女乘客另外叫了一辆出租车,自己开车赶往犀浦镇派出所。按照市价,这单生意出租费用在200元左右。

赶到派出所,吴师傅将包送还到失主易先生手中,经易先生检查,包内物品完好无损。吴师傅这才知道,包里装的是40枚铂金戒指,价值10万元。

从丢失到找回,时间约2小时。易先生很感动,主动拿出1 000元现金和价值4 000元以上的纯金吊坠作为感谢,“在我看来,的哥师傅的宝贵品质,远远超过这些物品的价值!”

吴师傅再三推诿不要,在易先生的强烈要求下,吴师傅收下了。“本来就是客人的东西,捡到人家的东西肯定要还回去才安心。”吴师傅说。吴师傅每个月收入约4 000元,“这笔钱我一年肯定挣不到。”

这是一个新闻评述题目,提供的材料字数较多,细节也比较复杂。但这道题目本身概括难度并不大,概括主题是这样的:

成都的哥捡40枚戒指主动归还,失主送4 000元金吊坠、千元现金表示感谢。

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站位以及生活经历不同,在对同一则新闻材料进行评述时,不同的人可能提出不同的观点。例题8这则材料有好几个点可以评说,首先要选择一个扣题紧的、自己熟悉的、容易展开评说的点来展开评论。如果各个点都比较熟悉,那就从中选一个容易出彩的点来集中评论。如果思维够发散,总体掌控力也不错,也可以几个点都涉及,这样评述会更全面、更辩证。

观点1.

出租车司机身上表现了当今社会拾金不昧的正能量,而且为了送还物品还推掉了大生意,没有落入金钱为上、唯利是图的怪圈。值得在全社会提倡。

观点2.

前一段时间,滴滴、顺风车都出现过乘客遇害事件,引发全社会的批评和抵制。司机吴师傅的出现,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工作群体中,都不乏品德高尚的人,不能因一两个害群之马就排斥整个行业。两种司机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观点3.

这位的哥好样的,失主也爽气。出租车司机为了送还丢失的物品耽误了生意,失主给予适当报酬是应该的,不仅弥补了出租车司机的经济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在全社会提倡拾金不昧。

观点4.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公司已经排查到了司机,也就是说,这个司机肯定是要归还失主的物品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过坐车丢东西的经历,如何建立一个丢失物品的找回机制,是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观点5.

现在的新闻报道应当注意用词准确,材料里说“吴师傅再三推诿不要”,“推诿”是个贬义词,在这个语境下应当用“推辞”才合适。在网络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新闻表达越来越粗糙,不应出现这种用词不当的情况。

以上五个评述观点各不相同,都是在新闻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的。这些观点在评述时,有的点是扣题目更紧的,如观点1、观点2和观点3,这三个观点更贴切,也更容易出彩。观点4虽然新颖,思考也深入,但就一个两三分钟的即兴评述来说,稍微离题目提供的材料远了一些,只可以作为评述时的一个分支提出,而不能作为评述的主干。观点5则是落点太小。

以上五个观点都是由新闻材料概括出的,都是符合要求的,但有的评述的概括就不大恰当了,如下面这则即兴评述实录:(∧表示言语缺失)

诚信,是每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品质之一。而最近呢,成都市的出租车司机便是一个良好的例子。近日呢,成都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自己的车上拾到了10万元的,价值10万元的戒指,但是呢,他并没有去自己中饱私囊,而是选择将戒指送给,交给了民警,让民警去寻找失主。而这件事情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随着现在经济发展呢,诚信也慢慢地丢,很多人的诚信也慢慢地丢失了。而出租车司机的出现呢,无疑是为诚信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人们知道诚信的可贵。而在这儿,我想说的是只有每个人诚信之后呢,每个人的经济,每个人的生活和发展才会更加的良好。

所以说在这件事情上呢,我的态度是赞同出租车司机的做法,并且对他进行由衷的敬佩,因为他并没有在高,∧巨额∧的,∧在巨额,∧在重金面前遗失,迷失自我,没有选择中饱私囊,而是选择交给民警,这就是一件十分诚信的事情。只有诚信之后呢,每个人才会有更加向上的空间,才会有一种,才会有一种更加向前的一种动力。而在这件事情上呢,我想到了美国总统华盛顿,他的两棵樱桃树的事情。有一天他拿樱桃,他拿斧子去砍自己的樱桃树,去砍自己家后花园的樱桃树,但这却是他父亲最喜欢的樱桃树,他却不知道。等他父亲回来之后呢,大发雷霆问是谁干的,孩子们都不愿意说,孩子们都不敢说,而华盛顿呢,这时却勇敢地站了出来,说是他砍的,他父亲呢并没有责罚他,而是让他继续地去勇敢地承担每一件事情,这也是让华盛顿成为美国总统的,第一任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诚信。在未来呢,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诚信,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诚信这样的基因,这样这个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向前发展,这个社会才会更加有爱,让整个社会呢都会大踏步地前进。所以在,∧ ∧ 所以我认为,每个人只有诚信之后才能做大事情,诚信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品质之一,只有诚信了,每个人才会更加向前地努力。

在这段即兴评述实录中,即兴表达问题很多。尤其是对材料主题的概括,一开始就定位在了“诚信”上。虽然和原材料所传递的主题意思接近,但是随着评述的展开,就可以看出其实偏离了原材料的“拾金不昧”主题。评述者假如平时观察力不够,对社会新闻和热点话题不关注、不了解,拿到题目后不能完全理解所给材料内容,概括和把握没有那么充分,那么评述的主题就会跑偏,也就难以引申出深层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