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用万能公式

九、套用万能公式

有句话挺有意思,叫“自古真情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即兴”本是自然状态中的语言,在即兴评述时可以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对于初学者,刚开始有一个“支架”,相当于小孩子学走路时使用的“学步车”,在特定阶段也有些用处,但如果不分情况,套用所谓的“万能公式”,滥用“套路”或者“支架”,就会弄巧成拙。

下面就来看一下在即兴评述考场上常见的所谓“万能公式”是什么样的:

(一)万能公式一:国家、社会、个人

这是在即兴评述考试中,流传了好几年的一个常见套路,无论任何材料都套用“国家、社会、个人”公式。

这种情况,从国家的角度,国家要立法……,要……。

从社会的角度,社会要加强监督,树立……的意识。

从个人角度,个人要加强……的修养。

具体来说,这种“国家、社会、个人”的万能公式,可以在面对任何材料时扩充为一段现成的话:

……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国家要重视这个问题,多去关注……;从社会的层面来说,政府监管要到位,对……这种问题要加大监管力度;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做好当代青年该做的,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这就是即兴评述中的“总结性模板”。许多评述者懒于思考,害怕表达出错,通过背诵这种套话,让自己以较轻松的方式在即兴评述考查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面对任何材料都能填充满时间,而且表达顺畅,听上去还逻辑清晰。故此,导致“国家、社会、个人”的套路在即兴评述考场上出现的概率非常高。

以例题13“中国式逗小孩”为例,有了这个模板,就可以替换为这样的语篇: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来看。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国家要重视这个问题,多去关注少儿的成长;从社会的层面来说,政府监管要到位,对“中国式逗小孩”这种问题要加大监管力度;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一定要重视“中国式逗小孩”这个问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做好当代青年该做的,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换了其他的内容,可以同样照此替换。对于评委来说,这种“国家、社会、个人”的套路已经听过无数次,类似的表达评述者一出口,评委就已经知道结尾了。关于即兴评述的套路,有这样一句忠告:

所有的捷径,都是有弊端的。

(二)万能公式二:新三字经

一个众所周知的评述套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无论抽到什么题目,都尽力将内容向这个框架上靠拢,这就是“新三字经”。自从熟识了这个套路,许多参加考试的即兴评述者认为找到了表达的方向和评述的捷径。

就评述的“支架”来说,“新三字经”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路子,它不像“国家、社会、个人”那样痕迹明显,但问题在于评述者对它的盲目套用。

这个表达套路本身没什么问题,在许多题目中都能用到,比如分析某个社会现象、分析某条至理名言等。有位考生抽到“烛光”这个题目,还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框架,按照套路表达出什么是烛光、为什么叫烛光、蜡烛该怎样点亮成为烛光……显然,这就是机械套用。

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它的合理应用会让评述主题更清晰,表达也会更有条理,这对评述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在选择上要慎重,同时要注重表达上的创新,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弥补“新三字经”套路的不足。这种“新三字经”思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套用。否则一旦形成保守式套路思维,即兴评述能力就很难更上一层楼。

(三)万能公式三:三方参与

“三方参与”通常是将评述材料中事实所涉及的三方(有时是四方)分别列出来,对每方的情况各说一遍。这种评述套路,听上去挺清晰,也有逻辑,但仔细听来就会发现它并未紧密联系原材料,这些评论并非从材料中得出,没有营养,全是水分。它可以用来评说任何材料,但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评述者说着说着就会把评论素材本身说丢了,甚至评述者本人都忘了自己要评述的事件是什么了。

例题14

在高铁上出现了“霸座”现象,你怎么看?

以这则材料为例,有评述者采用“万能公式”中的“三方参与”来进行如下评述:

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三方来看:

首先,从霸座者来看,你是乘客,就要遵守高铁的运行规则,霸座行为就是违反了这个规则……

其次,从高铁工作人员的角度,应该负起管理的责任,有人霸座,作为高铁上的执法人员应当出来制止……

最后,从乘客的角度来看,你作为乘客,有人霸座,不能助长这种行为,要站出来制止这种行为,如果听之任之,就……

再如,关于“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评述者找出的三方是“公司”“司机”“个人”,这样一分,显然即兴评述临场准备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看上去,这种评述是有层次、有条理的,但当不顾任何材料、任何条件就乱往上套,就会影响评述的质量。

就练习者而言,套路相当于走路时的“拐杖”或者“支架”,在刚开始学走路时可以扶一扶,但要走得长、走得好,就必须扔掉“支架”走出自己的路子。

即兴评述只是一个载体,通过即兴评述,评委要从中挑选出具有较高评述能力的人才,而并非能说流畅套路的机器。在任何时候都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评委并非是来听套路的。

(四)万能公式四:万能句

有一种套路是无论抽到何种题目,皆套用某个“万能句”。乍一听语句顺畅优美,似乎评述者颇有文采,语言功底高深,但留心听就会发现既无信息也无观点。这是即兴评述中过于追求辞藻华丽,导致语言空洞的结果。这种评述里并没有真正的“评”,只有一些源源不断的、不符合真正题意的“述”。这就是即兴评述中的“空话”,它往往以“万能句”的方式表现出来,是许多考生都会依赖的一种固定表达模式。

生活中确实有一些看上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语”,这就是“万能句”的由来。即兴评述的初学者可以积累一些有代表性的“万能句”来应付不时之需,但要套用准确方可奏效。不少评述者未理解意思就盲目套用,轻的会使即兴评述变得支离破碎,严重的则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下面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即兴评述考场上的万能句:

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这句话之所以是个万能句,是因为在遇到评述材料中有个负面事件时,它会反复出现在评述者口中。再如: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这句话,毫无疑问是在艺考的即兴评述考场上出现最多的。狄更斯本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大概因为他的作品中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表现出了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了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他的名句也就被即兴评述的考生反复套用,变成了“万金油”: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也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这一串串的句子抛出来,虽然流畅富于文采,但难以捕捉评述者到底想表达什么,而且还容易造成立场错误。我们面对的是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和取之不尽的民族语言宝藏,一味追求捷径和秘诀,失去了对民族语言宝库的开采,会导致对“万能句”“名言”的过度依赖,表达会变得机械。

自然、质朴的语言应该是即兴评述初学者的主流语言。如果没有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做基础,没有走过朴实无华方才上升到累累硕果的语言功力,只想通过走捷径的方式追求一步登天的语言,最终反而会流于华而不实、矫揉造作。

即兴评述应当口语化,但并非生活口语的原生态放置。即兴评述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的更高层次的口头语言。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即兴评述的语言水平,刚开始练习时就不能依赖评述中的“套话”。准确、流畅、丰富的评述语言先要让人听得“懂”,然后使人有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