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描述和解释

二、描述和解释

在点明图片中的关键信息之后,第二步就要对图片的内容进行描述或解释。

(一)对图片的描述

对图片题的评述,首先要将图片中所呈现的东西用语言描述一下。这部分,有点像“看图说话”,这一步描述得怎样,主要取决于评述者的语言再现能力。这种“述”通常很简单,以下是对例题68图片的描述:

这张图中,一个人坐在一本大“书”上,捧着一本书在认真读,周围是一群拿着手机拍照的人,他们自己没有读书,却在围观这个读书人。一个读书的人,周围围着一圈儿不读书却拍照的人,这是不是有一种“读以稀为贵”的感觉?

有的评述者觉得图片很直观,大家都能看到,就放弃了“述”这个环节,直接开始“评”。其实“述”的环节是不能随意放弃的,因为它是整个即兴评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图片的解释

在有的图片评述中,“述”不仅肩负着描述图片内容的任务,还要在这一步将图片中含糊不清的地方解释清楚。还有的“述”需要解读图片中特有的寓意。

例题69

有的图片题,需要评述者先“看懂”,再“说懂”。这一步做不好,后面的评述就无法正确地展开。例题69这张图片,第一眼看上去容易让人发蒙。这道图片题由于没有标题,大大增加了解读的难度。突破口在哪里呢?在“365”上。365是一年的天数,就是说,图片中的其他信息,都是跟一年365天有关的。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推导之后就可以描绘出图片的主要意思:

图中是两个算式:1.01的365次方,和0.99的365次方。

这张图片很有意思,它看上去很抽象,其实,突破口在365上。大家都知道365是一年的天数,一年有365天。那么就可以理解为:1是你一天本分的努力和工作,0.99说明你今天偷懒了,1.01说明你完成了本分的工作的同时还多做了一点事情,这三种不同的心态会导致你一年后收获的结果不一样。

一年中每天的工作都未完成,一年下来的收获只有0.03,就仅仅是一个小数点之后的小尾巴。

一年只做本分的工作,多一点也不完成,365天之后,你的收获还是个1。

假如每一天都在完成基础任务的基础上,再多做个0.01,一年后收获就是翻倍的。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相乘而不是叠加,可以理解为,这种努力,并非简单叠加,而是滚雪球。从开始就偷懒,就会越滚越小;而从一开始就多做一点,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这道图片题难度较大,但由此可见,看懂图片和解释清楚图片的重要性。例题69比较有代表性,评述者把图片看懂并解释清楚了,这个评述也就基本上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