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点的平行联想
从新闻素材中的某一个点拓展开信息点的平行联想法,它可以使用在新闻类材料评述中,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即兴评述。下面通过例题48来体会一下面对新闻评述材料展开平行联想的妙处。
例题48
6月6日,济南长清孝里镇广里中心小学教室飘出孩子们快乐的歌声。每隔一周的周三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日子,这一天,会有一些爷爷奶奶来到学校教他们唱歌。这些爷爷奶奶来自山东省直老战士合唱团支教团,为了让这些乡村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上音乐课,他们一坚持就是4年多。
支教队来到后,不仅带来了音乐课,3年前,还帮助学校成立了一支合唱团,定期排练。合唱团在省会大剧院参加第四届济南国际合唱比赛,获得了银奖,这一次的经历给孩子们带来的远远不止一块奖牌。“一开始上台紧张,现在我一点都不紧张了。”10岁的郭子琪说。
音乐给了孩子们更大的世界,还给了孩子们一个更大的梦想。这些志愿者老师,也从孩子们那淳朴、真切、清澈的眼神里激发出更慈厚的爱心。
这个周三孩子们上音乐课,等到下个周三,孩子们就要上美术课了。美术老师也是支教队的。今年年初,还有爱心人士为广里中心小学捐赠了全套的鼓乐队乐器,让广里中心小学有了孝里镇的第一支鼓乐队。支教队的影响还在继续扩大:3所小学也有了支教队上音乐课。
在乡村的教育方面,还有太多需要做的事情。这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其中,但是支教看起来容易,坚持下去却很难。“我们学校之前也来过不少支教的队伍,大多数都是待个三天两天就走了,能待到一个星期就很不容易了。”靳校长说。在这支银发支教队到学校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他们可以坚持这么长时间。
支教队负责人说:“需要有人拿出时间来陪伴这些孩子,给他们的成长之路添一点动力。希望我们的队伍再壮大一些,来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具体的事。100名志愿者,有10名能够长期坚持下来就很不错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会继续做下去。”
这是一则难度适中的新闻评述材料。所谓难度适中,就是各个水平的评述者在面对这则材料时都能有话说,材料主题单一,内容具有普适性,不容易跑题,而高水平的评述者也有上升的余地,不至于被题目限制。面对这则材料信息点的平行联想,可以按照下面三步来展开:
第一步,信息点触发。
信息点的触发,可以由新闻材料中的某个信息点,激发评述者思维的兴奋点。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思维最活跃。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对社会的感受、认知,信息点会触发得更快一些。在评述的准备环节,信息点的触发和捕捉是同步进行的。因为“触发”是潜在的阶段,而“捕捉”就是将这信息点显现出来。例题48材料中有两个信息触发点:一个是乡村孩子,一个是老年志愿者。
第二步,信息点捕捉。
在例题48两个信息点触发的基础上,可以对这两个触发点进行捕捉:一是,乡村孩子缺失艺术类课程;二是,老年人合唱团志愿者发挥余热。这两个信息点的捕捉,通常也就是下一步平行联想的开始。
第三步,信息点平行联想。
随着对信息点的捕捉,思维会沿着相关的方向有规则地延伸开去。借鉴思维发散的“层递拓展”练习形式,把这个流程在新闻即兴评述中外化出来,在增加定语和不同视角挪移的基础上扩展话题内容。结合自己掌握的其他信息或者自身的所见所闻,往往可以联想到更多。平时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和积累,有助于尽快地进入思维的兴奋状态,这是平行联想的关键。
下面是针对例题48的信息点展开的平行联想:
先找主词(信息点):乡村小学、支教队、老年人
乡村小学——少音乐、美术——少体育——少现代教育技术——师资缺乏、资金短缺等
支教队——大学生支教、研究生支教、留学生支教等
老年人——广场舞——跌倒了扶不扶——发挥余热等
看到这个平行推开的联想流程,思维就能清晰许多。面对纷繁的新闻,脑子里随时可以捉到类似的几个信息点,再平行推开几条线,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把内部言语转化成连贯有序、清晰生动的外部言语。
平时也可以做这种平行联想的练习,练习步骤可以围绕增加信息点中心词的定语或扩展话题内容来展开,如图5-1-1。
使用平行联想,只是提供了一个展开联想的基本方式,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思考习惯找到更多实用的联想路径。
把头脑中朦胧的大意或信息点进行扩展,再说出来使之成为一段有内容、有秩序、连贯流畅的即兴评述,是通过“展说”达到的,这是一个从确定信息点到扩展信息点再到表达出来的过程。
图5-1-1 “层递拓展”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