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

周三,参加企业报道团队的会,听了《臻至破危》《追光者》《正泰正青春》报道融合传播情况汇报和6个采访组交流体会。

这是企业报道团队正式开的第一次工作会,具有开创性意义。一年开上10来次,总结上一阶段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经济日报报道的重点内容,也是做强经济报道的必然要求。创刊40年来,经济日报始终与企业紧密相连。也可以说,企业报道是经济日报的看家本领。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加大企业报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企业报道紧紧抓在手里,力争用两年时间改变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企业报道不够景气的状况。这几个月的实践证明,企业报道大有可为。希望今年能刊发一二十篇有质量的企业重点调研报道,促进提高采编业务水平,带动报道实现全面提升。

在去年的评报中,就开展企业报道,我说了很多“要”,这次会上,我集中讲了“不要”,提出要努力做到“四不”:一是不要有宣传腔、广告味,要客观报道,塑造报纸品牌和记者良好形象;二是不要“神化”企业,无须仰视采访对象,要做到平等对话、理性观察;三是不要把企业报道写成企业家报道,要着重关注企业生存发展、改革创新等内容,展现企业故事;四是不要局限于采访一家企业,要有行业眼光和全球视野,全面深刻反映和挖掘企业发展特点。我说,企业报道团队还是要按照“减量化改革、高质量发展”要求,首先集中力量做好“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专栏,这是企业调研报道的重中之重,要做出亮点、纲举目张。

企业报道既是老业务,也是新天地。希望徐立京及其团队的同志们不断探索、努力开拓,力争让经济日报的企业报道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