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当初酝酿至今,这项工作已整整一年。记得2021年3月1日,上级开会,研究关于推进理论建设的问题。有领导同志问,经济日报的理论宣传是什么情况?领导同志指出,经济日报应当加强理论宣传,强调“经济日报理论宣传要抓紧赶上来”。
会后,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可谓压力山大。回报社就给编委们做了通报,还在稍后的评报中谈到了这个问题。客观上,我们的理论宣传确实存在明显短板和严重不足。现在,中央有要求,上级有指示,怎样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见到成效,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多次开会研究对策,广泛征求评论理论部、经济研究部等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明确:要倾力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研究工作。
但到底怎么做?怎么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实事求是地说,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笃定的思路。当时有两种考虑,第一种是拟订教科书式的大纲,列出细目选题,再约请有关专家学者分头撰写,最终合成;第二种是以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为总目标,发挥专家学者积极性,从不同的角度自发撰文,形成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展现,做的是集大成的事情。
很显然,第一种方案做起来难度大、周期长,而且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很难拟定出权威的写作大纲。前期,评论理论部按照要求,拟了一个大致的草案,看了以后不是很理想,觉得做起来胜算不大。在昨天的座谈会上,就有专家建议我们用这种办法改进研究阐释工作。第二种方案的长处,就是操作简便,更多强化组织发动功能,有望在不很长的时间内收到较好效果。几经权衡,我们最终选择了后者。但如何把各方各面,把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专家学者调动起来,吸引过来,也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因为忙着建党百年高潮阶段的宣传报道,此事暂时放了下来。“七一”纪念大会后,重大报道和重大活动告一段落,我们可以集中精力来做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工作了。经过反复琢磨,绞尽脑汁,也受当时举办全国摄影大赛和短视频征集活动取得较好成果的启发,我想,干脆搞一次“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征文”活动,就从“七一”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