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工作的新高度
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
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种业问题调查》稿,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出炉了。
在半年前召开的六中全会上,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强调了耕地和粮食问题,指出耕地和粮食问题都是“国之大者”,必须引起全党全国高度重视,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
会后,就嘱产经部,做完煤炭问题调研后,即着手研究耕地问题。按照要求,徐涵同志带着产经部的几个骨干记者,围绕耕地问题进行深入采访,广泛调研。经过数易其稿,反复修改,《耕地问题调查》如期刊发,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也逐步积累了产业调研的经验。
到了12月,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讲到粮食安全问题,还谈到了种子问题,要求下大力气扭转我国种业不强的状况。总书记强调指出,种子问题不解决,粮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安全也就存在严重隐患。
这次会后,我又给愈战愈勇的徐涵同志交代说:接下来,你们该做种子问题调查了。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产经部集中力量攻关,专题研究种业问题。又是数易其稿,拿出了质量较高的调研报道稿待发。
昨天中午,新媒体刷屏: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三亚种子研究所考察调研,并作重要讲话。这为我们推出调研稿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此时不发,更待何时?我当即把徐涵同志找来,要求安排记者再做修改,并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种子问题的内容加在稿件开头,从而使稿件的站位更高,分量更重。最后,此文经过曙红同志再次修改打磨,今天得以精彩呈现。
可以说,《种业问题调查》是我们去年四季度以来,继《煤炭问题调查》《耕地问题调查》《四问中国冰雪产业》之后的又一个重磅调研报道,把本报的产业调研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也从整体上拉升了报纸的高度与质量,增加了报道的深度和分量,显示出新闻报道工作总体水准正在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和提高。这也进一步说明,我们以产业行业作为又一重要突破口,提升报道质量和办报水平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是可行的,是切合报社实际的。我们务必抓住不放,坚持不懈,以钉钉子精神,一锤子一锤子砸下去,砸出影响力、砸出新形象、砸出美誉度。
想起18年前,我在担任经济新闻部主任的时候,一位老乡、时任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的翟虎渠同志就跟我说过,种子问题事关重大,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时就觉得应该找机会深入报道一下种子问题。如今,这个愿望在乔金亮、吉蕾蕾同志手上实现了。一大早,我就嘱咐徐涵同志,注意及时跟进,进一步采访有关领导和专家,力求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看着报纸上经常能出现这样的重磅文章和深度报道,真的是一件特别提气、特别振奋、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新闻人的自尊心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套深度调研报道粉墨登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