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年09月26日
(一)
今天4版刊发了一篇外稿:不畏浮云遮望眼——评《外国公司问责法》公布首批临时被识别名单。作者王晟,系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管委会成员、投行业务负责人,是业内有分量的专家。
3月10日,美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将百济神州等5家公司纳入临时被识别名单。市场上立即出现“中概股即将集体退市”等比较偏颇的误读,甚至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恐慌,市场也出现大幅波动。当晚看到内部资料提及这个问题,就想着本报有必要作出回应。可想到两会刚结束,大家都在利用这个周末休息调整,特别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敏感,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说清楚、讲到位的,也就搁下来了。
昨天中午在外散步,接到财金部主任杨国民同志报告,说有关方面拟对此事发声,引导舆情。闻之大喜,当即表示赞同,要求按程序办理。此稿经值白班的张曙红同志编审后,夜班即在版面紧张情况下于要闻版显著位置推出。早上刷了刷手机,看到今日头条等平台都在转发此文,路透也以《中国官媒:断言入单企业最终被强制退市为时过早》为题直接加以转述,传播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两年,我们一直强调开门办报、办新媒体,提倡和鼓励借助外力为我所用,收获不小。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党报的办报理念,也是客观需要,可弥补我们的不足和短板。今天的智库版《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也是约请4位外部专家做的深度报道,有见解,有分量。否则,光靠经济研究部这三五个人、七八条枪,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高质量智库版的报道任务的。一年来智库版取得的明显成效,也为我们坚持开门办报提供了有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