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站记者状态积极向上
2022年5月11日·星期三
由评论部调任吉林记者站副站长的马洪超同志,今天从正在驶向长春的高铁上,发来微信汇报。
这项干部任命已有些日子了。由于疫情影响,马洪超同志一直未能履职。上周来跟我请示说,虽然有疫情,他还是想早日到岗。
前几天,马洪超同志完成了时评版编辑工作的平稳交接,并与李己平站长保持密切联系。目前,吉林省实现疫情社会面清零,长春虽不能跨区县自由流动,但疫情防控措施已逐步降级,北京来客需遵守居家隔离14天的防疫规定。马洪超同志还是下决心早日抵达长春,早日结束隔离,早日投入工作。
“这次从编辑岗位调到记者站工作,是个人职业历程中的一次转型。一是,角色上从编辑变成了记者;二是,工作地点从报社到了驻地;三是,从新闻业务为主转向多方面综合考验。”马洪超同志感慨道:这样的转型,意味着有更多锻炼机会、更大施展舞台,将为职业生涯和人生旅程注入新的内容。同时,也深知意味着挑战,一些美好图景不会自动实现,很多知识和能力需要学习补充,需要进行大量的“学、思、践、悟”来积累,力争完成化蝶般的蜕变,去除稚气、戒掉浮躁、补齐短板、提升境界、走向完善。
马洪超同志说,此时此刻,第一位的仍是学习。一定要加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以及编委会办报思路与要求,学习站长与其他记者站的好经验,学习其他央媒驻地机构好做法,紧紧围绕评论写作、深度调研和报纸发行三大任务发力,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多思考、多总结、多创新,切实掌握记者站工作真本领,为报社“减量化改革、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马洪超表示:“只有不懈奋斗,方能不负信任、不负嘱托、不负内心、不负韶华!”
李己平同志也发来微信,感谢报社派出年富力强的同志到吉林记者站工作,一定会做好服务,尤其是安排好抗疫隔离期间的生活,请编委会放心。
还收到广西记者站童政同志的微信。他报告说,5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对“牢记总书记嘱托·企业调研记”——《柳工移山》报道做出批示:“无疑,这一深度报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成为一篇力作。感谢经济日报的宣传报道,记者站的同志们辛苦。”童政同志还说:“我也给了他一套咱们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文集和调研文集,他说要好好学习。”
刘宁书记讲得对。郑波同志带队做的《柳工移山》这个调研报道,确乎达到了预期效果,称得上是我们这一年多来企业调研报道的又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