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媒体标题

如何做好新媒体标题

2022年5月31日·星期二

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报纸这样的平面媒体如此,对新媒体来说更是如此。

近年来,无论是报社的新媒体部,还是中国经济网,在标题制作上是有不少经验的,出了不少好标题。但同时,也有过这样那样的教训,产生过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如何做好做靓新媒体标题,是我们广大采编人员尤其是报网两微工作团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这一年多来,我在评报中多次讲过这个问题,也反复强调过做好标题的原则要求。这次,最新一期融合推广周报专门谈了新媒体标题问题,说得比较透彻,也比较到位,还是颇有参考意义的。

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读者,对标题制作有不同的要求,也决定着传播效果。周报认为,一篇文章,决定用户会不会打开的第一要素就是标题,标题是否吸引人,直接决定了文章的打开率。因此,做新媒体,不管是微信、微博,还是短视频,虽然有各自的平台属性,决定传播效果的因素有所不同,但无论哪个平台,标题都是最关键的要素。周报进一步指出,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标题决定视频的播放量;对于微信,标题直接决定文章的打开率;而对于微博,标题话题直接决定文章是否能够上热搜,从而形成更大的覆盖率和到达率。

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是优秀的、成功的,算得上是好标题呢?这期周报提出,一个好的标题必须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第一,安全性。这一条是底线,也是红线,是“1”,其他都是“0”。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创新,才有意义和价值;

第二,有特色。牢记我们是中央党报、经济大报,标题一定要体现政治站位、经济特色,要做出经济日报独有的属性和调性,打造出经济日报的特色标题;

第三,重规律。要充分利用好全平台优势,尊重各平台属性,掌握并利用好各平台的传播规律,努力做出符合各平台用户阅读习惯、有吸引力和传播力的标题。

安全性、有特色、重规律,这三点概括和总结是有水准的,虽然还不那么完整、周密,但抓住了要害,体现了本质,突出了重点,尤其是把政治安全、导向安全比作“1”,其他都是“0”,这样的表达很形象、很生动,是站得住脚的,也比较耐人寻味。希望同志们加以借鉴,并在工作中注意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