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丽: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熊丽: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难忘的东莞调研顺利收官,效果远超预期。作为采访组一员,很幸运有这次宝贵的学习锻炼机会。

一是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庖丁解牛之所以能游刃有余,是因为摸准了根本规律,并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得心应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只有加强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习,才能解析好东莞这个样本,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理解东莞这个“区位特殊、行政架构特殊、产业结构特殊、人才结构特殊”的地级市特殊性背后的普遍性。在采访出发前,季总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的相关讲话精神,学习编委会领导对深度调研的各项要求,学习本报之前刊发的系列深调稿件。记者站也提前准备了充分的素材,为调研报道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是要打磨打磨再打磨。调研之初,季总就和我们说,经济日报是中央党报、经济大报,我们要落实好编委会的要求,写出来的稿子要让地方服气,让采访对象服气,让读者服气,体现出经济日报的格局和站位。让人服气的稿件是“磨”出来的。“磨”一方面是体现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越充分越深入,采访对象“说心里话”“爆金句”的可能性越大,这也正是报社要求调研在7天以上的良苦用心。“磨”更体现在后期写稿上。动笔前我们经过讨论基本确定了框架,成稿后在季总指导下又进行了反复打磨精雕细琢,可以说稿子的每个标题,一字一句都倾注了季总的心血。

三是团队合作让主题报道更有传播力。从采访写作、视频制作到后期推广,采访组都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合作。更要感谢报社的大力支持,对报道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推广,大大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和士气。记者站还广泛发动省市两级宣传部门以及企业界的力量。依托报社的大平台,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大提高。这就是平台的力量,品牌的力量,合作的力量。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现在,报社的业务氛围空前浓厚,我所在的产经部也一直佳作频出。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践行四力,争取写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