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做深度调研报道
首先,职责使命的需要。中央新闻单位要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在新时代取得的新进展、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发生的新变化,这是我们中央党报的职责使命所在。
第二,践行“四力”的需要。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都需要我们身入基层、心至一线。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我们提升“四力”,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提高本领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第三,提高报道质量的需要。我们的深度调研报道质量都比较高,这样的高质量,不是说写篇万字文章就可以达到,关键在于有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实践证明,要提高报道质量,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做深度调研。
第四,增强报社地方影响力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地方影响力在下降,甚至逐步边缘化。现在,我们推出深度调研报道,就是要通过这些有影响力的独家重磅报道,增强我们的地方影响力。
第五,培养采编人才队伍的需要。一名优秀的党报记者,不能只满足于抄抄改改,这样的记者有什么好当的?如果不愿、不会、不能搞深入调查研究,业务就荒废了,采编队伍就会垮了。
此外,还有5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我们缺少独家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缺少像《关广梅现象》《醒来吧,铜陵》《开封何时能“开封”》这样独家的有震撼力作品。而深度调研报道就是独家报道,经济日报需要这样的独家报道。
其二,我们缺少业务工作重点。虽然同志们都很忙,但忙忙叨叨,没忙出明显成效来。现在搞深度调研报道,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的主责主业,是我们的业务重点,有劲知道往哪里使了。
其三,我们缺少能拿得出手的亮点。我们与新闻界同行聊天,聊的经常还是“关广梅现象”这些30年前的作品。现在,我们的深度调研报道就是亮点。编委会领导带队出去调研,每次调研都是7到10天,扑下身子、心无旁骛、扎扎实实,稿件精心修改、反复打磨,这样搞调研报道在新闻界不多见了,同行们看到这样的报道,没有不敬佩的,我们做到了。
其四,我们缺少培养人才、改变工作作风的途径和方法。以往,我们也强调要转变作风、要深入基层,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我们缺少的,就是扎扎实实搞调研、认认真真转作风。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锤炼业务,这是我们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
其五,我们缺少撬动地方报道、改变不利局面的支点。驻地记者在地方怎样打开局面,深度调研是一个好办法;而且,事实证明,深度调研报道完全能够起到“一石多鸟”的良好效果。
希望同志们统一认识、形成共识,继续加深对做好深度调研报道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