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落入“大表扬稿”窠臼
2022年3月23日·星期三
好不容易版面头条有空,今天推出《四问中国冰雪产业》调研稿。这是张曙红同志牵头策划组织的,前后一个多月,在我国成功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背景下,调研中国的冰雪产业不仅有意义,也很有价值。
这个报道的内容在近两个月的各大媒体都能看到,我们要做,而且必须做出与众不同,必须做出经济特色。此前,几位同志辛勤采访,写出了稿件待发,因为一直没有机会出头条,所以耽搁了一段时间。这期间,我又对稿件审看、琢磨,推翻了原稿的结构框架,改变了“大表扬稿”的写法,坚持问题导向,把着力点放在中国冰雪产业怎样能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上。
根据这个意见,魏永刚等同志进行了反复修改,几易其稿,最终完成了这篇深度报道,质量还是杠杠的。
夜班为这篇稿件专门开了一个栏目,叫“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此前我们虽没有这个专栏,但发的报道也有好几篇,包括《煤炭问题调查》《耕地问题调查》,以及此前的《吉林问粮》《南阳重耕》等,都属于产业调研范畴。这些报道是保持较高水准的,在新闻界、在业内外都产生了不小反响,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产业调研报道的信心。
为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这项工作,编委会决定由张曙红同志领衔,组建产业行业调研报道团队,并以产经部作为其办公室统筹开展工作。拟定的几个调研题目都在陆续推进,关于种子问题的调研稿正在打磨之中,即将粉墨登场。
前面提到了“大表扬稿”的概念,希望引起同志们的思考和重视。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报道绝大多数都是表扬稿,都是反映变化、反映成就、反映变革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也是毫无问题的,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吸引住读者和受众,让人们能够看我们的报道并乐于接受,进而认同、赞成我们的报道。
这就涉及宣传艺术、报道艺术的问题。如果仅满足于出表扬稿,甚至是长篇大论的表扬稿,我相信,社会效果是要打折扣的,时间长了也就没人爱看了。而以问题为导向,抓问题、细梳理、深剖析,通过报道给人以向上、向好的信心和力量,这样的报道,才是我们最需要用大力气去推进落实、下大功夫去探索实践的。
对此,不仅产业报道要注意,地方调研、企业调研也要抓住这个重心。否则,很容易落入“大表扬稿”的窠臼,会使我们的工作成效大打折扣,也会稀释、拉低我们一年多来艰苦调研的业绩。由于新冠疫情形势复杂严峻,三大系列深度调研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影响。但这项工作的方向、重点和要求,是越来越明确的,也是坚定不移的。望同志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做出更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