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办这个大赛
坦率地说,经济日报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根基在报纸,优势在文字,积淀在笔头。我们在图片摄影方面,基础薄弱、人才短缺、资源有限等问题突出。总之,是先天不足。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办这个活动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举办“春节七天乐”全国新闻摄影大赛,是经济日报落实中央深度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的必然要求。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时代的有力召唤。这不是我们愿不愿做、想不想做、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我们新闻人必须做且必须做好的时代答卷。在融合发展的征程上,我们就是要闻鸡起舞,风雨兼程,一旦出发,使命必达。条件不具备,就创造条件;才干有欠缺,就磨砺才干;环境不成熟,就改善环境。总而言之,在这一点上,我们经济日报也无撤退可言。
第二,举办“春节七天乐”全国新闻摄影大赛,是落实“减量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报纸工作千万条,抓住重点第一条。当前,经济日报既面临着兄弟媒体、市场化媒体的竞争压力,又面临着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转型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行,把头埋在沙子里当鸵鸟更不行。编委会经过认真研究、充分讨论,认为在图片摄影、视频制作等领域,采取“集中兵力、主攻一点”的针尖战略,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实践也证明,这样的打法远比全面出击、遍地开花更为高效,也更符合经济日报实际。
第三,举办“春节七天乐”全国新闻摄影大赛,是提升经济日报报道质量、丰富报道形式的有效途径。读图时代,一图胜千言。可是,我们的编辑在报纸版面编排、融媒产品制作中,时常遇到两个痛点:一是图片质量不高、资源有限,往往只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二是图片囿于知识产权限制,优质的图片不便选用、不能使用。举办摄影大赛,可以有效地化解上述痛点,数以万计的参赛图片,让编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让版面、融媒产品“可甜可咸,张弛有度”。
第四,举办“春节七天乐”全国新闻摄影大赛,是经济日报“开门办报”基因的历史传承。“开门办报”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融媒体时代,“开门办新媒体”也是必然选择。事实证明,在自身资源不多、技术不足、能力不够的情况下,依靠读者和受众的力量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春节七天乐”大赛的喜人成绩就是一个例证。李舸主席刚才讲了范敬宜同志的观点,再好的钢也打不了几颗钉子。在我们看来,经济日报就是一个平台,不仅是经济日报社的,也是广大读者和受众的。只要紧紧依靠读者,时刻都有受众意识,作为中央媒体,作为传统党报,经济日报就一定能葆有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