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做一个火种吧,去映照满天彩霞——与新媒体传播部座谈时的讲话

延伸阅读做一个火种吧,去映照满天彩霞——与新媒体传播部座谈时的讲话

(2020年12月10日)

这次对新媒体传播部及其人员作出调整,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中办国办文件精神已反复向同志们传达学习,中宣部负责同志在今年新媒体年会上的讲话也反复给同志们传达学习。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箭在弦上,不是我们愿不愿做、想不想做、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报社现在这种格局不适应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大家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有两句话被业内反复引用。第一句,如果一个新闻单位的领导班子里面,还有一两位同志分管新媒体工作,说明这个单位媒体融合发展是不到位的;第二句,如果一个新闻单位还有一部分人做融合发展的工作,一部分人还是做传统媒体的工作,也说明这个单位媒体融合发展是不到位的。这两条,目前经济日报都占了。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必须首先把这两个问题逐步解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新媒体传播部机构和人员作出调整,并不是说我们新媒体工作在弱化,而是我们新媒体建设和融合发展工作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原来就我们这40多个人在做新媒体业务,而现在要报社很多人共同来做这个事情。

二是加快队伍建设的需要。报社干部队伍现在称得上青黄不接,存在断层,缺乏人才梯队建设。处级干部平均年龄大约47岁,老化是很突出、很明显的,需要更多的年轻同志经过集中训练、强化训练,迅速成长起来,挑起大梁。同志们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对新技术掌握很快,但还有不少地方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关于新闻采编、新闻业务方面的训练。有的同志连新闻工作的基本功都没有完全具备,新闻工作的基础性知识都尚未掌握,这在新闻单位怎么进一步开展工作?怎么才能培养成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比如,做过深度报道没有?比如,做过一线调研没有?我看大部分同志都没有做过。虽然有的同志也参加过进博会、全国两会等报道,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但那还是不够的。要到采编一线,真正扎下根去做这样的工作;要从原来比较窄的领域里面,逐步涉猎更广的新闻业务。这就是在培养干部,否则,以后你们怎么当处长、怎么当主任?编委会现在就是在给你们创造这样的条件。

三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在一个岗位时间长了,思想容易固化,人也容易产生惰性。年轻人虽然思想活跃,充满朝气与生机,但时间长了,也是会固化的。天地本来很广阔,绝不能故步自封,自我设限,不能眼睛就盯着眼前的这一小块地方,视野要更开阔一些,高远一些,要充分地全面地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培养自己。从编委会角度来看也是这样,要让你们早点成长、早点成才、早点成功。我们正在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最近一个时期,陆续推出多个个人专栏,效果很好。中央新闻单位目前只有经济日报做到了这一点,目的就是加快培养年轻干部。还有的年轻同志将要离开编辑部,离开北京,去驻地机构工作。同志们要抓住这个契机,展示出你们的才华。经济日报给你们充分的阵地、广阔的舞台,给大家施展才华和智慧的空间,出头露脸的机会,你们自己务必接住。

借这个机会,给年轻的同志们提几点建议。

第一,勤奋学习,刻苦工作。人生几十年,光阴过得很快,而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工作后的前20年,从现在起到45岁左右,这就是一个人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关键的时期就应该干大事,干有意义的事,干有益于社会的事。新闻事业是年轻人的事业,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事业,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事业。在45岁前这一段时间,不妨把其他不那么重要的事放一放,不要患得患失,只想到我收入怎么样,待遇怎么样,办公条件怎么样,等等。时间很宝贵,对你们来讲更是如此,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务必要勤奋学习、刻苦工作。

第二,学会沟通,善于交流。我们是要培养全面的人才、全方位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千万不要学会眼前这一点就沾沾自喜,洋洋自得,还差得远呢。新闻工作更多的是带有团体性的工作,跟研究人员是不一样的,研究人员可以抱个电脑在家里独自研究。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交流、善于沟通,要能跟各种人打交道。这是一个基本的素质和要求。我们常说,新闻工作者是“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就是要学会跟各方面、各层次、各界别打交道,善于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你有你的长处,别人有别人的长处,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借鉴。学会沟通,对年轻人来讲尤其重要。你要有个好的工作环境、有个好的工作生态,你得跟周围同志打交道,保持良好人脉关系,这都是需要学会、需要掌握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有丰富的信息源,丰富的人脉和社会资源,才称得上是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第三,夯实根基,厚积薄发。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有的年轻同志会显得有点急,不愿意下苦功夫、笨功夫、做长线工作,恨不得一夜成名、一战成名。要耐得住性子,要有足够耐心,要扎扎实实打基础,要一点点一点点去积累,须知成长起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甚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同志们要多做打基础、厚积薄发的事情。报社的评论理论部之所以能够出人才,出好作品,他们都是下了苦功夫、用了笨办法的。这方面,大家看了他们编辑的版样就会知道。事实上,你也急不得,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急能有什么用?就是要每天学一点,每个礼拜长进一点,每个月成熟一点,最后怎么可能不进步不发展?

今天讲这几句话,我还想了个题目,叫《做一个火种吧,去映照满天彩霞》,就是要靠你们这一个个火种,去映照经济日报融合发展的满天彩霞。同志们是有使命的,可谓重任在肩,要带动全报社的同志成为懂新媒体的记者。相信大家在新的岗位上一定能建功立业,一定能取得新成绩、获得新发展、展现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