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传播摸索规律体现特色
2022年6月1日·星期三
在这一年多的评报中,多次提及国际部海外账号工作团队,对同志们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予以表扬肯定,总是会期待我们的这支了不起的娘子军做出更大成绩。
前几天,我在评报中谈到海外团队今年工作上取得的一个突破,就是对深度调研报道海外推广表现出色,反响可喜。记得1月份《鄂尔多斯重塑》见报后,海外平台传播量为600万,这次《太钢制胜》已近1000万。看到评报后,廉丹同志即反馈说,感谢报社对海外账号团队工作的肯定,海外推广工作成效初显,离不开编委会的靠前指导、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报社各相关部门给予的配合。她认为,报社的深度调研风生水起,彰显了经济日报的金字招牌,而报纸的优质内容恰恰是做好海外传播的底气所在。
作为报社海外传播的一扇重要窗口,应当不断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提升。为此,廉丹同志和团队的同志们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她们还专门总结了深度调研报道海外发布推广的几点体会:
首先,“内容为王”无论在哪个平台都是定律。深度调研报道是本报原创重量级经济特色报道,也充分体现了融合报道理念,选题、内容、配图、视频等各环节都精耕细作、匠心独具,从策划入手就是为“融合”而生,为各平台的展现与推广提供了良好素材。目前,海外平台内容发布以图文、视频+文字报道等为主要形式,深度调研报道在这个平台发布优势显著,相应的传播效果也显著。
其次,在不断摸索和总结中找到“契合点”。廉丹同志认为,经济日报海外账号开设两年多来,最难的莫过于找到海外传播的规律,怎么样在原有报道中找准符合海外受众口味的亮点,以什么形式对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她们的体会是,在深度调研报道的作品转化中,要本着发现美的、找出高精尖的、呈现独特的等几个原则。
再者,在开拓进取中方能有更大的前行空间。之前,我们的海外团队一直重点在做脸书、推特平台主账号。从今年3月份开始,她们逐步探索Instagram平台规律,且初见成效。可以说,这几次深度调研报道传播量喜人,也是多平台共同发力、形成合力的结果。
两年前,刚做海外账号时,廉丹同志和这个工作团队的同志们心里并没有底,大家也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子。但她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克服人手少、条件差等困难,从零起步,坚持不懈,硬生生地闯出了一片天,为经济日报社国际传播和扩大海外影响作出了不可取代、不同一般的贡献。我们要再次为这支三五个人组成的娘子军点赞!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也是海外团队用行动和实绩再次印证的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