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

过去这几天,算得上是我们国家的“高光时刻”。4日下午3∶00,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晚上8∶00,第二十三届冬残奥会在鸟巢开幕;5日上午9∶00,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18个小时内,三场重大活动渐次展开,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对新闻界来说,这样的情况也很少见。为做好报道,值白班的张曙红同志带着有关人员周密安排,精心调度,采编工作忙而有序;记者编辑们各司其职,尽心竭力,全媒体报道有声有色;值夜班的郑波同志和夜班团队为等新华社通稿,已连续熬了几个通宵了,几乎都是彻夜未眠;中国经济网在报道上有不少创新举措,几家直属单位也发了一些有特点的稿件。总体上看,这一周的报道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明显。同志们辛苦了!

人大开幕会上,远远看见举着相机走来走去的李景录同志,一直在忙着拍照和采访,很是投入,看得出很享受这种忘我工作的状态。他一定不会忘记,我几年前就曾叮嘱过的:“争取退休前弄个中国新闻奖摄影大奖!”

大会堂的人群中,还见到评论理论部覃皓珺同志,也在会场内忙碌着,第一次参加两会这样的重大战役性报道,显得颇为兴奋。“我们青年记者深知,平台是报社给的,机会由领导、师长们提携,但关键是能力要自己锻炼,经验需时间积累。”他在微信里接着说:“唯有谨记编委会的指导,珍惜时光,多写、多做。期待能以更多作品扎实展现报社的栽培!”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完成好接下来的两会报道任务,也期待着同志们做出新的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