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

如果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形成了评论言论矩阵,包括编辑部文章、社论、评论员文章、金观平文章、郭言文章以及12位个人署名专栏和各版面短评快论,那么“头条热评”就是这半年打造的短兵器,正越来越发挥着不一般的作用。

上周,《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为何还涨?》登上头条热榜,相关话题#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为何还涨#列最高热榜第2名,吸引了417.4万人热议;#中国油价处在世界什么水平#列最高热榜第7名,有209.5万人热议。《经济日报:保障跨境监管合作安全高效》也登上头条热榜,话题#境外上市迎新规央媒:释放积极信号#最高热榜第19名,17.9万人热议。这样的影响力是可以的,效果相当不错。

最新一期推广周报建议,应将“头条热评”打造成经济日报的一把利刃。周报指出,全媒体时代,优质评论具有稀缺性特征,融媒体制作与分发给力可以让评论声音传得更远。在热点事件发酵过程中,哪家媒体能够缩短创作审核发布周期,第一时间发出有力声音,就有可能吃到流量红利。而“头条热评”就是体现了这一创新性打法。

近期以来,“头条热评”主动抓住舆论引导战机,推出多篇短平快作品。有的针对政策层面,有的针对民生层面,也有的针对企业层面。这些报道既做到了答疑解惑,又给受众提供了独特视角,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