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活动的启示
“春节七天乐”和微视频征集活动已圆满落幕,各个奖项也已“名花有主”。但关于活动的复盘、总结、思考的脚步,不应该停下。结合这两场活动进行的探索,产生的影响,各方的评价,还是带给我们不少启示的。
启示一:融合发展时代更需要“开门办报”“开门办融媒体”。“春节七天乐”新闻摄影大赛活动以及短视频征集活动给我们一个深刻的体会,那就是“高手在民间”,读者和网民中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想一想,2万多张照片,仅从数量上讲就很惊人。更不用说,这些图片中不乏大量高品质、专业化的作品。如果都让我们自己去拍摄,是不可想象的,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我们要紧紧依靠读者,让“开门”变常态。
启示二:融合发展时代更需要借力发展,单枪匹马走不远。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一次,我们办的“春节七天乐”活动得到了中国新闻摄影协会的大力支持,微视频征集活动在推广上得到了学习强国、今日头条和微博微信平台的助力。不然,效果不可能这么好。因此,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借力发展,要有“大融合视野”,要有“跨界思维”。不仅媒体自身内部要融合,媒体和第三方平台、渠道也要加强融合、加强合作。循着这样的思路,媒体、平台、渠道各自发挥优势,做自己最专业的事情,通过合作使内容生产、分发、传播有机衔接,最终实现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
启示三:高质量产品是办好报纸、办好新媒体的重要条件。我们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充分发挥经济日报的资源和专业优势,努力为受众和其他传播机构提供有经济日报特色、有经济日报水准的优质内容产品。我们办经济日报是这个定位,办新媒体、搞融合发展也坚持这个定位。今年以来,我们以提升办报质量为目标,狠抓经济评论言论,狠抓深度调研报道,推出了一系列引起良好社会反响的报道。可喜的是,我们不仅报纸影响力在增强,新媒体的影响力也在增强。这也表明我们这条路基本上是蹚出来了,方向是对的,要坚持不懈,迎难而上。
启示四:做好视觉传播工作是办好报纸、办好新媒体的内在要求。随着移动互联网、5G技术的普及,受众对于视觉传播的呈现方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对静态的文字、图形、色彩等十分关注,对动态的、立体的视觉传播方式也尤为青睐。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视觉传播中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共识,并结合实际,运用到版面编排、融媒产品制作的实践之中,以最大可能赢得受众,扩大内容和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
近年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在职工共同努力下,经济日报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客观地讲,我们离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既要做好传统的主责主业,也必须开拓我们还不太了解的新领域,做一些我们还不太专业的新业务,尝试一些我们还不太熟悉的新模式,包括这两场征集、大赛活动。可以说,在融合发展的路上,没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唐僧去西天取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是他在路上先后遇到的。凡事只有干了才会有机会,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