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办责任重作用大

推广办责任重作用大

2022年5月6日·星期五

融合推广办公室的作用是日益显现、越来越突出的。虽是虚拟机构,但工作愈来愈实。我说过,每天的日报、每期的周报,以及几个月汇编一册的简报集,是我必读的材料,启发、学习、借鉴的作用是丝毫不能轻忽的。

目前来看,推广办的职能至少有三。一是推广,把报社各平台的优秀产品以合适的方式、途径、手段广而告之,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不断扩大影响力到达率;二是铺路,铺通抵达受众的传播之路,与市场各平台加强联系、合作、公关,借其道、用其力,弥补我之不足和短板;三是研析,针对报社现状,总结传播规律,从整体上把握深度融合发展的重点和路径,为编委会出谋划策,拟提意见建议,着力推进报道质量和宣传效果提升。

不到一年时间,这三大职能得到很好展示,成效是多方面的,也为大家所公认。我们要感谢牵头负责这项工作的徐立京同志,感谢推广办的同志们一日不歇、节假无休、持之以恒的劳作与奉献!

最新一期的融合推广周报已印发,不知同志们是不是认真看了。所提的建议很有价值,其中第一条就强调,面对经济敏感、热点事件,经济日报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

4月底有两件大事,牵动着市场各方神经。一是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各种挑战作出重要研判,对稳定市场信心起到关键作用;二是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出现短期波动,场内外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恐慌情绪,不少自媒体逢迎境外论调,重弹“中国经济唱衰论”。如何既考虑到市场投资者感受,又能将中央决策部署宣传好,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对这道重大舆情处置考题,我们推出系列金观平文章,深入解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推广办利用各平台端口特点迅速出击,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比如,《明确了!中央支持各地完善房地产政策》,从确认题词到上榜仅用时26分钟,打破了“头条热评”最快题词上榜记录,一度登上“今日头条”热榜第一名,多达2164万人参与讨论。再如,A股跌破3000点的第二天,中国经济网短视频集纳整理四大证券报头版评论文章,播发《四大证券报齐发声力挺A股:熬过春寒,播种未来》,获得538万的传播数据,点赞量2.9万,仅抖音跟评就达2.2万条。同时,两微平台也配合联动,推出多篇针对资本市场的文章,微信阅读总量超20万次,微博阅读总量近10万次。

周报分析指出,这些可观的数据说明,越是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关键时刻,越是中央党报应该发声的时刻,市场主体和各方投资者更想从党报、央媒的文章和报道中,读到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定力,在这个时刻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就能赢得读者和受众的肯定与信赖。这样的研析结论是有指导性的,也是有深度、有分量的。

这期融合推广周报还提出,要更快、更好、更有针对性做好报纸内容转化。推广工作经过这10个月的磨合,各平台之间已形成较为稳定、比较高效的传播推广路径。经济日报客户端和中国经济网作为推广工作的第一梯队,确保见报稿件第一时间上网,与读者见面。中国经济网首页要闻和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作为第二梯队,一方面是通过修改标题、凸显主题的方式,让报纸稿件内容更具象,体现以问题为导向,更适合网络化传播;另一方面是利用中央网信办推广渠道,提高稿件在各平台曝光量,努力增加阅读群体。微信微博、短视频、第三方平台作为第三梯队,重点是针对各端口特点,挑选最符合平台用户画像的稿件,利用“富媒体”形式加以转化,并逐步形成固定风格。比如,中国经济网以农业、疫情、国际经济等话题转化制作的短视频作品,3月份以来已涌现多个百万量级、千万量级的“爆款”。“头条热评”作为“轻骑兵”,作品不仅发布快,各端口衔接也快。

实际情况表明,从今日头条发布,到微信、微博、网站等各端口发布,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转发稿机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已有平台的全覆盖推广。这与一年前的情况相比,已是天壤之别。说说容易,做起来难。为达到这一目的,实现这个目标,推广办的同志们真是不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向同志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