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报道给人印象深刻

冬奥会报道给人印象深刻

2022年2月21日·星期一

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昨晚胜利闭幕,我们的盛会报道也进入尾声。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忙碌,徐立京同志和她带领的冬奥会报道团队,终于可以歇口气啦!

这是今年的首场重大报道战役。对我们新闻界来说,在春节期间开展冬奥会这样大规模、高规格、全要素的宣传报道,是前所未有的,无疑是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欣慰的是,全体采编人员辛勤付出,努力拼搏,圆满完成了报道任务,为全年报道工作奠定了基础。前两天,领导同志对我们央媒的各位负责人说:“这次冬奥会报道搞得不错,大家辛苦了!会后,都要认真交流研讨,好好总结经验。”

对本报冬奥会的报道工作,我在此前的评报中多次提及,上级领导机关编发的各类简报每天都会列举我们多篇报道和新媒体作品,可圈可点的确实不少,有些方面甚至实现了突破和创新。近期,我们要对冬奥报道工作做出总结,对报道团队的同志们进行表彰。

在我看来,本报的冬奥会报道,至少有三点令人印象深刻,是值得多说几句的。

一是对冰雪经济的报道特色鲜明。这算得上是我们这次冬奥报道的最大亮点。半个多月来,围绕冬奥会的带动效应,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报道冰雪经济、冰雪产业的发展壮大,包括国外冰雪产业发展现状,生动鲜活地展现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实践。中宣部新闻阅评专门发文,对我们这方面的报道和特点予以肯定及推介。

二是运用全媒体手段报道有声有色。这次冬奥会报道,我们可以说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文字、视频、海报、号外、金句等各显其能,丰富多彩、全面集中展示了盛会盛况,多侧面、多途径地表现了体育运动之美、人与自然之美、文化文明之美,给广大受众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传播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

三是采编人员工作状态令人称赞。大过年的,几十名同志牺牲节假日毫无怨言,不计名利,不讲报酬,每天奔波在冰天雪地之中,舍小家为报社为大家,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采与编、报与网、前后方、白夜班、闭环内外、总部与记者站,大家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孜孜以求,乐于奉献。我想,这一点更为重要,也是这次冬奥会报道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好好珍惜,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