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佚籍与学术史》简介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这本书是由.李学勤著创作的,《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共有76章节
1
编辑人语
江右学术,椎轮于两汉,蕴积于六朝,荡摩于唐季,勃兴于两宋。两宋之际并起特立而为一代之宗者,大有人焉。孝宗乾、淳间,金溪陆九渊以扫空千驷、壁立万仞之势,昌言为学当...
2
自序
中国考古学的进展,正受到举世学者的瞩目和关切。近二十余年来,各地新发现的简牍帛书,是考古工作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其价值之珍贵、影响之深远,实在难以估量。 在近代,...
3
第一篇 通论
...
4
一 新出简帛与学术史
20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任导师时,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一文。这篇名文说明“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
5
二 简帛和楚文化
上章提到的大量简帛古籍,大多数是前所未见的佚书,少数有传本的也多与今本不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惊人秘笈”的发现等于给我们打开了一座丰富的地下图书馆。许多全...
6
三 对古书的反思
中国以其绵远悠久的古代文化著称于世,其标志之一是传世古籍的丰富繁多。人们形容中国典籍,常说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并非夸大之辞。古书可以认为是前人遗留的信息。过去的...
7
第二篇 楚帛书研究
...
8
一 楚帛书中的天象
1942年长沙子弹库发现的完整的楚帛书,是迄今见到的惟一的战国古文帛书,计九百余字,对探索古代历史文化,特别是战国文字,有很高价值。40年代以来,释读的著作很多...
9
二 楚帛书中的古史与宇宙论
楚帛书的《四时》篇,文字比《天象》篇短,内容则涉及古史传说,对研究当时的宇宙论尤有重要价值。这里作一些试探性的论述,看法多与前人不同,希望读者多予指正。 《四时...
10
三 再论帛书十二神
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楚帛书,多数学者分其内容为三篇,上文已试题之为《四时》、《天象》、《月忌》。〔1〕关于《月忌》的性质,已有不少学者讨论过。〔2〕1960年,...
11
四 论楚帛书残片
如上文所述,著名的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是迄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帛书,也是先秦帛书的惟一实例。〔1〕楚帛书是在1942年盗掘发现的,到现在已近六十年,这期间有海...
12
一 朱丝栏残片
(1)现存原件的一片,是所有残片中最大的,上面有三条栏线、四行文字,以原件、照片与摹本对勘,试释为: □□ □左□相星光 □□丁不雨二□ □□ 第一行所见两字,...
13
二 乌丝栏残片
(8)右起第一行第三片,有两条栏线、一行文字: 君吉,□ “君”字上部不全,但右侧不是直竖,不会是“同”字。“吉”字下偏右有钩识。最下一字,看照片中间一笔应当到...
14
五 楚帛书和道家思想
楚帛书经过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考察研究,意见渐趋一致,认为是阴阳数术性质的佚籍。〔1〕另外同出的还有若干帛书残片,〔2〕已知有星占等书,都可归于数术类,可能分属...
15
六 《鹖冠子》与两种帛书
最近有友人来谈,提到学术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海内外不少人都在钻研《鹖冠子》。看来这部古书业已时来运转,逐渐成为“热门”了。 《鹖冠子》是一部长期遭到冷落的...
16
第三篇 秦简研究
...
17
一 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
1975年底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在云梦睡虎地发掘战国末年至秦代的墓葬十二座,其中11号墓出土秦简一千余支,内容大部分是秦的法律和文书。这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一项重...
18
《南郡守腾文书》和《语书》
两种简共十四支,发现于墓主腹下部,刚好在其右手下面。在整理排列后,原貌已得恢复。 南郡原来是楚国的地方。战国时期的楚国,曾经统一了中国南部的半壁江山,但在军事力...
19
《编年记》
《编年记》竹简五十三支,发现于墓主头下。竹简原卷成一卷,现已根据清理时所绘位置图和简文内容重排复原。文字分上、下两栏,逐年记述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到始皇三...
20
秦律三种
秦的法律,是著名的法家商鞅等制定的。唐人编纂的《晋书·刑法志》说:“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有《盗》、《贼》、《囚》、《捕》、《杂》、...
21
《封诊式》
《封诊式》竹简一卷,位于棺中头骨右侧,约一百支。各条开端有小题,初步统计有《治狱》、《讯狱》、《封守》、《贼死》等等二十几个标题。除《治狱》等几条是处理案狱的一...
22
《吏道》
竹简中论“为吏之道”的佚书一种,由五十支简合成,与《南郡守腾文书》、第三种秦律一起被发现于人骨腹下,经拼接整理,也已经基本复原了。这篇佚书分上、下五栏书写,这种...
23
《日书》
最后,在睡虎地竹简中还有一部分卜筮一类的书籍。被发现于人骨足下的一种,在一支简的背面有《日书》标题。“日者”见于《墨子》,《史记》有《日者列传》,《集解》:“古...
24
二 秦律与《周礼》
汉代学者多以《周礼》与汉律并称,如《说文》第十五卷下所载许冲上书云: 今五经之道昭炳光明,而文字者其本所由生。自《周礼》、汉律,皆当学六书,贯通其意。 可证《周...
25
三 秦简与《墨子》城守各篇
1978年冬印行的秦简注释本,凡例有一条是:“注释尽可能引用时代接近的古籍及其注释。”特别提出这一点,是由于秦简语言富时代特色,只有参照同时代的文献,才能理解贯...
26
四 《日书》和楚、秦社会
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所出竹简,自公布以来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发表了许多研究论著。〔1〕不过,秦简的著录,1977年线装本和1978年平装本,都只收十种简的八种...
27
五 《日书》中的《艮山图》
图一 秦简艮山图 《日书》是当时民间用以推断时日吉凶的一种数术书。对这类信仰的迷信性质,东汉王充的《论衡》已经有所讥评。不过《日书》在古代流行很广,除睡虎地外,...
28
六 《日书》盗者章研究
如上文所述,1981年,发掘报告《云梦睡虎地秦墓》问世,图版内有两种《日书》竹简的照片及其释文。可惜因为照片在印刷时缩小,字迹不够清晰。饶宗颐先生会同广州中山大...
29
七 时分与《吴越春秋》
吴文化的研究,经过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方面学者的共同努力,近年已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与吴有关的各种载籍,多为学术界所重视,如《左传》、《国语》、《史记》等书...
30
八 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
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著作,对六朝小说有志人、志怪之分。志人小说叙述著名人士的言行,志怪小说则汇集神异鬼怪的故事。〔1〕志怪小说导源于早期神话传说,而以晋代张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