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书》盗者章研究
如上文所述,1981年,发掘报告《云梦睡虎地秦墓》问世,图版内有两种《日书》竹简的照片及其释文。可惜因为照片在印刷时缩小,字迹不够清晰。饶宗颐先生会同广州中山大学的曾宪通先生,克服种种困难,对《日书》作了精详的考释研究,汇为《云梦秦简日书研究》一书,1982年经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于这两种竹简的探讨是一大贡献。此后,饶先生有《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1〕曾先生有《秦简〈日书〉岁篇疏证》,〔2〕均可视为云梦秦简日书研究的续篇。
最近,《睡虎地秦墓竹简》的精装本,也即整理小组的最后定本,已经印行了,这个本子包括竹简的全部照片、释文和注释,读者由之可以看到两种《日书》比较清楚的影本。《日书》的注释,基本上保存了于豪亮先生原稿的面貌。现在再研究《日书》,有了更好的条件。本章拟就《日书》甲种的《盗者》一章,作一些试探性的讨论,并与新刊布的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进行比较。
睡虎地简《日书》甲种的《盗者》章,抄写在简的反面,编号自827逆数至814,共十四支,释文如次:
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善弄手,黑色,面有黑子焉,疵在耳。臧于垣内中,粪蔡下。多鼠鼷孔午郢。
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大辟臑而偻,疵在目。臧牛厩中、草木下。多徐善以未。
寅,虎也。盗者壮,希须,面有黑焉,不全于身,从(疑有缺字)以上,辟臑梗大,疵在辟。臧于瓦器间。旦闭夕启西方。多虎豻䝙豹申。
卯,兔也。盗者大面头,疵在鼻。臧于草中。旦闭夕启北方。多兔灶陉突垣义酉。
辰。盗者男子,青赤色,为人不毂,要有疵。臧东南反下。车人,亲也,勿言已。多不图射亥戌。
巳,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黄色,疵在足。臧于瓦器下。名西苣亥旦。
午,鹿也,盗者长颈小胻,其身不全,长耳而操蔡,疵在肩。臧于草木下,必依阪险。旦启夕闭东方。名彻达禄得获错。
未,马也。盗者长须耳,为人我我然,好歌无,疵在肩。臧于刍槁中、阪险,必得。名建章丑吉。
申,环也。盗者园面,其为人也鞞鞞然。夙得,莫不得。名责环貉豺干都寅。
酉,水也。盗者而黄色,疵在面。臧于园中草下。旦启夕闭。夙得,莫不得。名多酉起婴。
戌,老羊也。盗者赤色,其为人也刚履,疵在颊。臧于粪蔡中、土中。夙得,莫不得。名马童龚辰戌。
亥,豕也。盗者大鼻而票行,长脊,其面不全,疵在。臧于圂中、垣下。夙得,莫不得。名豚孤夏谷□亥。
甲,盗名曰耤郑壬强当良。
乙,名曰舍徐可不亡忧。
丙,名曰播可癸上。
丁,名曰浮妾荣辨仆上。
戊,名曰匽为胜。
己,名曰宜食成怪目。
庚,名曰甲郢相卫鱼。
辛,名曰秦桃乙忌慧。
壬,名曰黑疾齐諈。
癸,名曰阳生先智丙。
《盗者》全章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以地支分条,后一部分以天干分条。两部分都是占失盗的,根据失盗之日的干或支来推求盗犯,不过天干、地支各成一系统,两者并不能结合起来。因此,下面先谈前一部分,然后再谈后一部分。
前一部分最引人注意的,是有十二禽名,即后世所讲的十二生肖。于豪亮先生首先讨论到这一点,见所撰《秦简〈日书〉记时记月诸问题》一文。〔3〕近来何双全先生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中,〔4〕又引放马滩简的类似文字相比较,更使人感到兴趣。
放马滩秦简是1986年发现的,其中有甲、乙两种《日书》,有关部分文字相同。放马滩简照片尚未发表,这里只根据整理者释文,〔5〕加上标点,以便读者参照:
子,鼠矣。以亡,盗者中人。取之臧穴中、粪土中。为人鞍面小目,目,广颊袁目,盗也。所入矣,不得。
丑,牛也。以亡,其盗从北方,憙大息。盗不远勇桑矣,得。
寅,虎矣。以亡,盗从东方入,有从之。臧山谷中。其为人方颜然扁然,名曰辄、曰耳、曰志、曰声,贱人矣,得。
卯,兔矣。以亡,盗从东方入,复从出,臧野林草茅中。为人短面,出,不得。
辰,虫矣。以亡,盗者从东方入,有从出。取者臧豁谷窖内中,外人矣。其为人长颈小首,小目,女子为巫,男子为祝,名。
巳,鸡矣。以亡,盗者中人矣。臧囷屋屎粪土中、蹇木下。其为人小面,长赤目,贱人矣,得。
午,马矣。盗从南方入,有从之出。臧中厩庑。多十□□……
未,羊。盗者从南方,有从出尔。在牢圈中。其为人小颈大腹,出目,必得。
申,猴矣。盗从西方尔。在山谷。为人美,不擒,名曰环,远所矣,不得。
酉,鸡矣。盗从西方入,复从西方出尔。在囷屋东,屎水旁。名曰灌,有黑子。
戌,犬尔。在责薪粪蔡中。黑单多言句子宫,得。
亥,豕矣。盗者中人矣尔。在屏圂方及矢。其为人长面折鞮,赤目长发,得。
按文献中十二禽的系统记载,始见于《论衡·物势》篇,有十一禽名,辅以同书《言毒》篇所言,十二禽得以完备,与后世的流行说法全然一致,从而赵翼《陔馀丛考》即主张此说起自东汉。王应麟《困学纪闻》以及后来的一些著作,如万希槐《困学纪闻集证》,曾征引若干古书,作为十二禽早已存在的例据,〔6〕但他们引用的材料有的可作其他解释,有的未必早于东汉,即使其中一二条能够成立,也仅有个别禽名,不能确证十二禽的系统存在。现在睡虎地简无疑是秦代的,放马滩简或许还稍早一些,看来十二禽之说的起源是应溯至先秦了。
两种简文,这一部分都有好多讹误错漏,大概是因为《日书》系民间所用,传抄不甚谨慎的缘故。简中的十二禽名,也有明显的错误,让我们先把这些禽名同后世流传的说法列表对照: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
睡虎地简 鼠牛虎兔 虫鹿马环水老羊豕
放马滩简 鼠牛虎兔虫鸡马羊猴鸡犬 豕
后世说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 豕
不难看出,放马滩简更接近于后世之说。
睡虎地简禽名同于后世的数仅一半,是否属于另一系统呢?仔细考察,恐怕并不如此。其中巳禽为虫,于文已指出古“矗”、“虫”不分,而虫即蝮蛇。后人也常称蛇为长虫,所以虫便是蛇。申禽为环,酉禽为水,于文则从声假的角度作出解释,非常巧妙。但现今看放马滩简文,申下有“名曰环”一句,酉下又恰有“水”字,使人怀疑睡虎地简的“环”、“水”实系在辗转抄录修改中酿成的错误,而并不是假借字。
其他禽名的差异,则须结合各条的内容考察。原来,《盗者》章的根本思想是值某一地支之日失盗,盗犯即具有该支之禽的某种特征,且将所窃之物藏在该禽习惯居处的地方。例如子为鼠,盗犯容貌为“兑(锐)□希(稀)须,善弄手,黑色,面有黑子焉”,这不是很像老鼠吗?所窃之物“臧(藏)于垣内中、粪蔡下”,蔡是乱草,也正合于老鼠的习性。以此来看放马滩简禽名,巳禽为鸡,与盗者“小面,长(下疑脱“颈”字)赤目”,尚能相似,但所盗之物“臧(藏)囷屋屎粪土中、蹇木下”,就不相合了。这样的生活习性只适于蛇,不符于鸡,对照同简的酉禽鸡便可明白。因此,巳禽鸡应为蛇,或和睡虎地简一样作虫,而辰禽虫也当校改。
睡虎地简戌之禽老羊,下云盗者“赤色,其为人也刚履(疑为“愎”字之误)”,所盗之物“臧于粪蔡中、土中”,与羊有不似。羊,特别是老羊,其性驯顺,也不与粪土接近,而犬则多赤色,性刚猛。疑简文原作“戌者,犬也”,传抄中误“者”为“老”,又错“犬”为“羊”,以致如此。未之禽马,下云盗者“长须(鬚)耳”,所盗之物“臧(藏)于刍槁中、阪险”,则更合于羊。马没有须,而羊有须,羊又善登阪险。疑简文原作“羊”,因下戌禽误为老羊,遂改为马。假如这些猜想不错的话,睡虎地简十二禽只有午禽为鹿是真正的异说,放马滩简便完全与后世说一致。
附带说一下,简文的十二禽仅和值日地支联系。秦代已有干支纪年〔7〕,但是值年地支是否也结合十二禽,还没有证据。因此,这里的十二禽还不好叫做十二生肖,而只是后者的滥觞。
关于盗者形貌行为及所盗之物藏处同禽名的关系,上面已举出一些,以下再详细作出比较:
子鼠,睡虎地简云“兑(锐)口希(稀)须”等,放马滩简则言“广颊袁(圆)目”等,都形容酷肖。后者说所取之物“臧(藏)穴中、粪土中”,也很合鼠的习性。
丑牛,睡虎地简云盗者“大鼻长颈,大辟(臂)臑而偻”,所盗物“臧(藏)牛厩中、草木下”。放马滩简讲的则很少,只说“憙大(太)息”,当据牛好喘息而言。
寅虎,睡虎地简所云“壮,希(稀)须,面有黑焉”等,似虎面而不很贴切;所盗“臧(藏)于瓦器间”,也不知何故。放马滩简说“臧(藏)山谷中”,要合理得多。
卯兔,睡虎地简云盗者“疵在鼻”,可能自兔唇想来;所盗“臧(藏)于草中”,也正合兔子的习性。放马滩简云“短面”,取者“臧(藏)野林草茅中”,也颇切合。
辰如是龙,放马滩简所言“长颈小首,小目”,还是符合的。
巳虫(蛇),睡虎地简已明说盗者“长而黑,蛇目黄色”。至于“疵在足”,也是由蛇无足联想的。放马滩简形容盗者的话,也很像蛇。
午,睡虎地简讲鹿,故所盗“臧(藏)于草木下,必依阪险”。放马滩简云“臧(藏)中厩庑”,应为“藏厩、庑中”之误,所指自然是马。
未羊,前已论及。放马滩简说盗者“小颈大腹,出目”,“出目”当即突目之义。羊,故所盗“在牢圈中”。
申猴,睡虎地简云“园(圆)面”,放马滩简云所盗“在山谷”,皆与猴相应。
酉鸡,睡虎地简盗者“而黄色”,“
”疑读为“弁”,像鸡的有冠。所盗在“园中草下”,放马滩简云“在囷屋东,屎水旁”,都合于鸡。
戌犬,前已论及。所盗睡虎地简说在“粪蔡中、土中”,放马滩简说“在责(积)薪粪蔡中”,互相一致。
亥豕,两种简所形容盗者,如“大鼻”、“长脊”、“长面”、“赤目长发”等,都与猪切合。所盗之物,两者都提到在圂中,尤为明显。
从这些材料看,我们对《盗者》章的主要思想已可有一了解。
睡虎地简寅、卯、午、酉四条下,有“旦闭夕启”等语,体例不甚规则。疑寅条的“旦闭夕启西方”原应在子条下,酉条又误脱“南方”二字,本来的次第是:
子 旦闭夕启西方
卯 旦闭夕启北方
午 旦启夕闭东方
酉 旦启夕闭南方
这样就规整而合乎逻辑了。按睡虎地简《日书》乙种1052至1075简也在十二支下系有“朝启夕闭”或“朝闭夕启”之语。其子、辰、未、酉、戌、亥为“朝启夕闭”,丑、寅、卯、巳、午、申为“朝闭夕启”,也有些不规整,如以申和戌交换,就变得规整。所谓启、闭,疑指门户的开关,是防盗的方术,是否如此还有待研究。《日书》甲种酉、戌、亥条又有“夙得,莫不得”,“夙”是早晨,“莫(暮)”是傍晚。《日书》乙种上述各简有类似语句,兹不详述。
“旦闭夕启”等语不见于放马滩简有关段落,后者所说盗者出入方向则不见于睡虎地简,例如丑“盗从北方”,寅“盗从东方入,有(又)从之〔出〕”,卯“盗从东方入,复从〔之〕出”等等,不是十二支都有,但有的各条,所说方向都与地支的方位相合,可见当时早已有十二支分配四方的观念了。
由上述这些简文脱漏错互的现象,也足以说明传抄的草率,十二禽名有若干错误是没有什么奇怪的。
睡虎地简这一部分每条下都有一句骤视全不可解的话,如子条下云“多鼠鼷孔午郢”之类,似乎神秘极了。但与放马滩简对比,就不难知其端倪。原来简中子至辰五条这一句第一个字“多”都是“名”字之误,和后边七条一样,皆指盗者之名。放马滩简寅条:“名曰辄、曰耳、曰志、曰声”,即指盗犯以这几个字中的一个为名。申条“名曰环”,酉条“名曰灌”,也是如此(戌条“多”或亦“名”字之误,亥条“折鞮”疑也是名)。由此知道,睡虎地简的这类句子,讲的都是盗者的名,供搜捕时参照。
简文盗者之名,有的也能看出理由来。一个是仍与十二禽有关,如子鼠下有名鼠、鼷,寅虎下有名虎、豺、、豹,卯兔下有名兔,亥豕下有名豚等。一个是与十二支相关,如子条下有名午,其次序是自午条下数起,直到巳条下有名亥。简文也有个别缺漏,如午条下应有名子;还有音近而讹的,如酉条下应有名卯,而作“酉”。〔8〕
现在谈睡虎地简《日书》甲种《盗者》章的后一部分。在知道上述简文有盗者之名后,这一部分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可以看出,这后一部分完全是盗者之名,其中有单字名,也有个别的双字名(如“亡忧”)。其中有与十干相关的,如甲条下有名壬,丙条下有名癸,庚条下有名甲,辛条下有名乙,癸条下有名丙。如从庚条起数,甲、乙、丙、壬、癸的次第是对的,但不能规整地排列于十条之下。这或许仍然是抄写过程中有错乱的缘故,尚待进一步探究。
放马滩《日书》也有以天干分条的部分,不过内容与此全然不同。例如:“甲亡,盗在西方,一于中,食者五口,疵在上,得,男子矣。”凡甲、丙等刚日,盗者是男子;乙、丁等柔日,盗者是女子。这显然是另一套系统,和睡虎地简《盗者》章没有关联,此处从略。
《盗者》章不过是古代一种小术,在《日书》中地位并没有什么重要,其内涵竟这样复杂,还有些地方我们尚未懂得。由此看来,《日书》奥秘甚多。好在除云梦睡虎地、天水放马滩秦简外,江陵张家山、阜阳双古堆、定县八角廊等汉简中也有《日书》。对这些简文深入研究,必能有助于人们关于古代文化、民俗的认识。
〔1〕饶宗颐:《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中国语文研究》第7期,1985年。
〔2〕曾宪通:《秦简〈日书〉岁篇疏证》,《古文字学与语言学论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
〔3〕于豪亮:《秦简〈日书〉记时记月诸问题》,《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
〔4〕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5〕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6〕详见黄晖:《论衡校释》卷三《物势》,商务印书馆,1939年。
〔7〕李学勤:《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起源新证》,《文物天地》1984年第3期。
〔8〕睡虎地简《日书》乙种第986号简二十八宿之“柳”作“酉”,系音近假借,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