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书》

《日书》

最后,在睡虎地竹简中还有一部分卜筮一类的书籍。被发现于人骨足下的一种,在一支简的背面有《日书》标题。“日者”见于《墨子》,《史记》有《日者列传》,《集解》:“古人占候卜筮,通谓之日者。”另一种位于人骨头右,内容相似,竹简两面都有文字,还有一些画图。这类书籍的存在,证明了秦不禁卜筮书。从其内容曲折反映了一些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从古文字研究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竹简也有重要的价值。

〔1〕《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2〕《汉书·百官公卿表》:“郡守,秦官,掌治其郡。”

〔3〕“道”: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县,见《百官公卿表》。啬夫:睡虎地简乙275:“命都官曰长,县曰啬夫。”

〔4〕《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端月”《索隐》:“秦讳‘正’,故云‘端月’也。”秦刻石也讳“正”为“端”。

〔5〕《纪年》“今王四年”,指魏襄王;《世本》“偃生今王迁”,指赵王迁,都表明该书的著作年代。《史记·燕世家》“子今王喜立”,指燕王喜,系引述战国末燕人文献。

〔6〕参看高亨:《商君书注译》,《商鞅与商君书略论》,第8页,中华书局,1974年。

〔7〕耐,即“耏”,《汉书·高帝纪》注:“轻罪不至于髡,完其耏鬓,故日耏。”

〔8〕天津市计量管理所理论小组:《儒法斗争和秦始皇对度量衡的统一》,《考古》1975年第6期。

〔9〕《史记·商君列传》:“平斗桶权衡丈尺”,《集解》释“桶”为“今之斛也”。

〔10〕爰书:见《史记·张汤传》,参看《汉书补注》。

〔11〕《史记·秦本纪》。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本纪和《范雎传》的“邢丘”应改为“郪丘”,证以竹简,是错误的。

〔12〕《汉书·食货志》:“冶熔炊炭”,注:“作钱模也。”

〔13〕宋慈《洗冤录》作于南宋淳祐时,即13世纪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