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书》、历谱和遣册

《日书》、历谱和遣册

《日书》出自M249,原无书题,因其内容与睡虎地秦简《日书》大体相仿,暂如此加题。阜阳双古堆简也有《日书》,〔28〕可知西汉前期这种书颇为通行。

M247和M258都出有竹简历谱,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历谱。据已清理出的材料推算,M247的年代在吕后至文帝初年,M258则在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或稍后。确切年代还有待进一步整理。

遣册属于M247,所记殉葬器物多可与墓中出土实物比对。举例如:

简文:       实物:

“书一笥”      竹简

“算橐一”      算橐

“笔一有管”     笔筒一件

“研口有子”     石砚二件

“剑一”       木剑一件

“矛一”       木矛一件

“轺车一辆,马一…” 木车一件木马一件

“吴人男女七人”   木俑七件

从历谱和遣册,可以推知M247墓主的一些情况。历谱中有“□降为汉”残简,初步推断在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按《史记·秦楚之际月表》,项羽死于四年十二月,实则当时以十月为岁首。简文此处是说汉略定楚地,还是记墓主自楚降汉,尚需研究。历谱惠帝元年,即公元前194年条下,记“病免”,知墓主此时年事已长。他死在吕后时或更晚一点的时间,年纪自已老迈。这与其棺中随葬老人所用鸠杖,是相合的。

由“病免”记载,可知墓主曾任官吏。他惠帝元年已经被免职,却随葬有吕后时律令,推想他可能是专精法律的学者,如《论衡·谢短》所说:“法律之家,亦为儒生。”他的藏书有法律,有医书,有兵阴阳言,还有数学书籍,随葬品有算筹,也说明他善于算术,可谓多才多艺了。

关于1983至1984年张家山发现的竹简,就介绍到这里。

〔1〕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文物》1985年第1期。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49—243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根据有的学者的主张,书名应称为《秦律说》。

〔3〕颜师古注:“草,创造之也。”参看俞伟超、李家浩:《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漆器制地诸问题》,《考古》1975年第6期。

〔4〕四川省博物馆、青川县文化馆:《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文物》1982年第1期。

〔5〕胡平生:《青川秦墓木牍“为田律”所反映的田亩制度》,《文史》第19辑。

〔6〕程树德:《九朝律考》卷一,第1页,中华书局,1988年。

〔7〕同⑥卷一,第16页。说法与⑥所引略有矛盾。

〔8〕班固:《汉书·刑法志》。

〔9〕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117,文物出版社,1984年。

〔10〕季勋:《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文物》1976年第5期。

〔11〕同⑥卷一,第30—34页。

〔12〕梁玉绳:《古今人表考》卷四。

〔13〕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十六,第1087—1088页,华北编译馆,1943年。

〔14〕同⑥卷一,第164—177页。

〔15〕同⑬卷八。

〔16〕同⑬卷四。

〔17〕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简本〈尉缭子〉释本》,《文物》1977年第2期。

〔18〕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文物出版社,1979年。

〔19〕同⑱第21—23页,参见马继兴:《脉法考释》,《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1辑《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

〔20〕刘宝楠:《愈愚录》卷五《古书篇传单行》,《广雅丛书》本。

〔2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导引图》,文物出版社,1979年。

〔22〕同㉑附《导引图论文集》,第5页。

〔23〕同㉒,第15页。

〔24〕白尚恕:《九章算术注释》吴序。

〔25〕同㉔,前言。

〔26〕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册,第182—183页,科学出版社,1982年。

〔27〕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二十六。按九数细目有均输,前人多以为均输在汉武帝以后,现张家山简汉律有《均输律》,纠正了这一观点。

〔28〕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简介》,《文物》198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