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鸭综合养殖生态农业技术

五、鱼鸭综合养殖生态农业技术

近几年在山东诸城市的一些地方采用池塘鱼鸭混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鸭粪及鸭的残饵既保证了池塘有充足的肥源,又可被鱼类直接利用,既节约了饵料、肥料,又改善了水质,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产量。鱼鸭混养比同等条件下单纯养鱼增长效益3倍以上。

(一)生产布局

1.池塘条件

选择交通便利、水质清新、水深1.5m左右的田间池塘进行鱼鸭混养。鱼池的一面要有鸭活动的场地,场地其他三面用网片或竹栅围住,使鸭不致外逃,活动场地面积大小按每平方米容纳鸭2~3羽计算。鸭栏建造在池埂上或塘边田中,面积150m2左右,便于鸭吃配合饲料、产蛋。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且呈东西走向,池深2.5m,水深1.5~2.0m,池底淤泥厚15cm左右,池坡度1∶(1.5~2.0),池间埂宽2.0~2.5m。每个池塘都配备排灌设备和增氧设备。池塘在放鱼种前10天,用生石灰按每亩用量120kg浅水清塘,1周后,灌注新水。

2.鸭舍建造

鸭舍建在地势略高而又平坦的池塘埂上,坐北向南,冬暖夏凉,光照充分,不漏水且防潮。被圈养的鱼塘水面连接塘边的鸭舍,使水面与塘边坡地(鸭的活动场所和取食场所)以及鸭舍边成一体。鸭舍面积按每平方米5只鸭建造,并按每4只母鸭配备一只40cm×40cm×40cm的产蛋箱,放置在光线较暗的沿墙周围。在鸭舍前面按每只鸭占水面1m2、占旱地0.5m2的标准用网或树枝围起高0.5m的栅栏,作为鸭的活动场所。

(二)鱼种、母鸭放养

鱼鸭混养比例,粗养鱼塘每亩放鲢鳙肥水鱼占60%左右,早春投放14cm以上大规模鱼种400~600尾。单产在200kg以下的配养蛋鸭80~100羽,每亩可提高产量150~250kg。

鱼鸭混养好处是鱼池为鸭生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鸭子的活动增加了池中溶氧量,鸭子吃掉池中对鱼类有害的生物,鸭粪又能肥水,鱼鸭共存、相互有利,但应注意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大,以免被鸭子吃掉。

鱼种要求规格一致,数量一致的13cm以上鱼种,其中鲢鳙占45%,草鲂鱼占5%,鲤、鲫、罗非鱼占50%。每亩池塘配建25m2鸭舍,配养120只母鸭。鱼种在投放前,要用4%食盐水和10mg/L漂白粉溶液浸洗10min。鸭舍、鸭场用20mg/L的漂白粉溶液泼洒消毒。

(三)饲养管理

1.饲料投放

鱼塘可以不投任何饵料,也不施任何肥料,全部依靠鸭粪和鸭的残饵养鱼。鱼鸭混养,一只鸭一天可排粪150g。按此推算,每10.6kg鸭粪可转化为1kg鱼;每养1只鸭,可净产量5.29kg。

根据鱼的品种,也可以投喂饲料。其中罗非鱼5~7月份颗粒饵料粗蛋白含量30%~40%,8~10月粗蛋白含量25%~30%,日投饵量2%~5%,每天投喂4次,可视鱼摄食情况进行调整。鸭料每天平均120kg/只,分3次投喂,产蛋高峰期可适当补饲。日常注意早晚巡塘,观察鱼鸭的活动和生长情况以及水质变化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调节水质

通过鸭的活动或必要时开增氧机,使池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透明度30~40cm,pH值7.8~9.0。6~9月份及时冲注新水,一般7天冲水一次,每次加水10cm。

3.鸭粪入池

每天定时清扫鸭舍、鸭场,将鸭粪堆积发酵,视池水肥瘦情况投入池塘。残饵直接入池,供鱼摄食。由于鸭粪和残饵下塘,鱼塘肥度高,在夏秋之际水质易恶化。应经常灌注新水,降低水的肥度,并坚持每月撒两次石灰,每次每亩撒10kg,使塘水的透明度保持在15~25cm之间,水呈弱碱性。

(四)疾病防治

隔15天全池泼洒25mg/L的生石灰水1次,鸭舍、鸭场旱地隔15天用20mg/L的漂白粉溶液消毒1次,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对鱼出现水霉病,可全池泼洒1mg/L的漂白粉溶液,对草鱼的烂鳃病,每亩水面水深1m用硫酸庆大霉素200ml加水全池泼洒。

(五)经济效益

鱼鸭混养池亩净产值9216.74元,比单纯养鱼池塘亩产鱼量、净产值分别增加24.4%和300%,且池塘为母鸭提供了水上牧场,产蛋量明显增加,蛋均重达70.3g,母鸭成活率达到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