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1 Li Wenhua.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s in China.Veroffentlichungen des Geobotanischen Institutes der ETH,Stifung Rubel,Zurich,113.Heft
2 Li Wenhua.Agro-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s in China.Parthenon Publishing,2001
3 Li Wenhua,Min Qingwen,Miao Zewei.Eco-county construction in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9,11(3):283~289
4 Li Wenhua,Min Qingwen.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An important approach towar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China.AMBIO,1999,28(8):655~662
5 成升魁,闵庆文,谢高地等.生态农村——中国生态农业的新思维.资源科学,2003,(1):94~95
6 包维楷,陈建中,乔永康.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农业建设浅析.生态农业研究,1999,7(2):66~68
7 毕绪岱,班勇.对我国主要类型区生态农业模式的分析.生态农业研究,1995,3(2):4~9
8 蔡庆华,刘建康.人口增长与渔业发展对武汉东湖水质的影响.水生生物学报.1994,18(1):87~89
9 陈厚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10 程序,曾晓光,王尔大.可持续农业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1 董光荣,吴波,慈龙骏等.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中国沙漠,1999,19(4)
12 高怀友,李玉浸.郎林杰中国西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环境与发展,1998,15(3):34~36
13 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4 李文华,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成就、问题与发展展望.见: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编.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7
15 李文华,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研究与建设的进展与展望.见:李文华,赵景柱主编.生态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617~624
16 李文华主编.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7 卢兵友,黑龙江省肇东市玉米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研究资源科学,2001,23(3):78~81
18 卢宗凡.中国黄土高原生态农业.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9 路明主编.现代生态农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0 马世骏,李松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1 闵庆文,李文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其在山东五莲县的应用.生态学报,2002,22(1):1~9
22 闵庆文,李文华.丘陵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五莲县为例.山地学报,2001,19(4):349~354
23 彭世奖.我国传统农业中对生物间相生相克因素的利用.农业考古,1992(1):139~146
24 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专家组.发展中的中国生态农业.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25 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生态农业.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26 孙颔,沈煜清,石玉林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7 孙鸿良主编.生态农业的理论与方法.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8 孙振钧.综合养殖生态农业模式.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
29 王春祥,李学达等.“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应用.生态农业研究,1998,6(1):77~79
30 王明珠,尹瑞龄.红壤丘陵区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生态学报,1998,18(6):595~600
31 王如松,贾敬业等.生态县的科学内涵及其指标体系.生态学报,1991,11(2):181~187
32 王兆骞.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33 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34 云正明.庭院经营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35 张培栋,潘效仁,孟维国等.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思考.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17(3):164~170
36 张壬午.论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农村生态环境,2000,2(16):31~34
37 张壬午,张彤,计文瑛.中国传统农业中的生态观及其在技术上的应用.生态学报,1996,18(1):101~106
38 钟功甫,王增骐,吴厚水.基塘系统的水陆交互作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