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菜间作立体种植技术

三、粮菜间作立体种植技术

(一)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的立体种植技术

1.种植方式

采用65cm+145cm的带幅(1垄玉米,4行马铃薯)。玉米覆膜撮种,撮距66cm,撮内株距17~20cm,每撮5株,保苗3.75万株/hm2;马铃薯行距35cm,株距25cm,保苗约3万株/hm2。玉米用籽量15.0~22.5kg/hm2,马铃薯用块茎量1500kg/hm2

2.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中上的水平梯田,前茬为小麦或荞麦(切忌重茬或茄科连作茬)。在先年深耕的基础上,播种时必须精细整地,使土壤疏松,无明显的土坷垃。

(2)选用良种、适期播种 玉米选用中晚熟高产的品种,马铃薯选用抗病丰产品种。玉米适宜播期为4月10~20日,起垄覆膜点播;马铃薯适宜播期为4月20~30日,最好用整薯播种,如果采用切块播种,每切块上必须留2个芽眼,切到病薯时,用75%的酒精进行切刀,切板消毒,避免病菌传染。

(3)科学施肥 玉米于早春土地解冻时挖窝埋肥。每公顷用农家肥4.50kg(分3次施,50%基施,20%拔节期追施,30%大喇叭口期追施),普钙375~450kg,锌肥15kg,除做追肥的尿素外,其余肥料全部与土混匀,埋于0.037m3的坑内。马铃薯每公顷施农家肥3.00万公斤,尿素187.5kg(60%做基肥,40%于现蕾前追施),普钙300kg,除做追肥的尿素外,其余肥料全部混匀做基肥一次施入。

(4)田间管理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打孔放苗,到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大喇叭口期每公顷用氰戊菊酯颗粒剂15kg灌心防治玉米螟;待抽雄初期,每公顷喷施玉米健壮素15支,使植株矮而健壮,不倒伏,增加物质积累;马铃薯出苗后要松土除草,当株高12~15cm时(现蕾前)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到开花前后,即株高24~30cm时,再行培土,以利于形成匍匐茎、多结薯、结好薯。始花期每公顷用1.5~2.25kg磷酸二氢钾、6.0kg尿素对水300~375kg进行叶面喷施追肥,在整个生育期内应注意用退菌特或代森锌等防晚疫病。玉米苞叶白时收获;马铃薯在早霜来临时及时收获。

3.经济效益及适用地区

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近两年在甘肃省静宁县有大面积示范,累计推广旱地地膜撮苗玉米间作马铃薯171.13hm2,平均每公顷玉米产量为3522.0kg,马铃薯为16146.0kg。

(二)麦套春棉地膜覆盖立体栽培技术

河南省是我国产棉大省,近年来,在河南安阳的一些地区,广泛采用了麦套春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种植方式

采用麦棉套种3-1式。即年前秋播3行小麦,行距20cm,占地40%;预留棉行60cm,占地60%;麦棉间距30cm。春棉的播期为4月5~15日,可先播后覆膜,也可先盖膜后播种,穴距14cm,每穴3~4粒,密度不少于6.75×104~7.5×104株/hm2

2.栽培技术要点

(1)培肥地力 麦播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厩肥30~45t,磷肥375~450kg;棉花播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厩肥1.5t,饼肥600~750kg,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2)种子处理 选好的种子择晴晒5~6h,连晒3~5天,晒到棉子咬时有响声为止;播前1天用1‰~2‰的缩节安浸种8~10h;播前将棉种用冷水浸湿后,晾至半干,将50g 40%棉花复方壮苗一拌灵加1~2kg细干土充分混合,与棉种拌匀,即可播种。

(3)田间管理 主要任务是在共生期要保全苗,促壮苗早发。花铃期以促为主,重用肥水,防止早衰。在麦棉共生期,棉花移栽后,切勿在寒流大风时放苗,放苗后及时用土封严膜孔。苗齐后及时间苗,每穴留一株健壮苗。麦收前浇水不要过大,严防淹棉苗,淤地膜,降低地温。

在麦后期,麦熟后要快收、快运,及早中耕灭茬,追肥浇水、治虫,促进棉苗发棵增蕾。春棉进入盛蕾初花期,应及时揭膜,随即追肥浇水,培土护根,促进侧根生长、下扎。

在花铃期,以促为主,重追肥、浇透水。7月中旬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尿素225kg。在初花期、结铃期喷施棉花高效液肥同时在花铃期要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搞好病虫害防治,后期及时采摘烂桃。

3.经济效益及适用地区

该模式一般小麦亩产达300kg,亩产皮棉50kg,主要适用于河南安阳地区。

(三)麦套花生粮油型立体种植技术

麦垄套花生种植模式在豫北地区迅猛发展,已成为该区花生发展的主体,该模式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地力、光、热、水资源。

1.种植方式

(1)小麦大背垄套种花生 用30cm宽的两条腿耧播种小麦,实行二耧紧靠,耧与耧间距为10cm,小麦成宽窄行种植,大行距30cm,小行距10cm。大行于翌年5月中旬点种一行花生,相当等行距40cm,穴距19~21cm,12.00×104~12.75×104穴/hm2,每穴双粒。这种种植方式小麦充分发挥边行优势,提高产量。背垄宽,便于花生适时早点种,保证其种植密度和点种质量,以可在行间开沟施肥,小水润浇,培土迎针等操作管理,夺取花生高产。此方式适合水肥条件好的高产区。

(2)小麦套种花生 用40cm宽的三行腿耧常规播种小麦,第二年5月中、下旬每隔两行小麦,点种一行花生,行距40cm,穴距18~20cm,12.75×104~13.5×104穴/hm2,每穴双粒。这种方式便于小麦播种,能合理搭配行株距,花生行宽田间操作方便。适合高、中等肥力水平的产区。

(3)宽窄行套种 用40cm宽的三条腿耧常规播种小麦,第二年5月中下旬点种花生,每隔一行背,点两行背垄,花生宽行距40cm,穴距20~22cm,15.0×104~16.5×104穴/hm2,每穴双粒,该方式在保证小麦面积的前提下,以宽行间操作管理花生,适合中、下等肥力水平地区。

2.栽培技术要点

(1)早施肥料,一肥两用 早春结合麦苗中耕,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0kg/hm2,尿素150~225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开沟条施或穴施于准备套种花生的麦垄间,既作为小麦返青拔节肥,也为花生底肥。

(2)品种选择 小麦应选用矮秆、紧凑、早熟、高产品种。花生选用直立型、结果集中、饱果率高、增产潜力大的品种。

(3)花生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以培育壮苗为重点,苗壮而不旺。小麦收后应及时中耕灭茬,松土保墒,除草;花荚期管理以控棵保稳长为重点。一是看苗追肥,针对苗情,有选择地施肥。二是盛花期适追石膏,增加花生生长所需的钙、硫。三是培土迎果针,加速果针尽早入土结果。四是浇好花果水,以增花增果;饱果期管理的重点是最大限度保护功能叶,维持茎枝顶叶活力,防早衰烂果,提高饱果率。

花生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蛴螬,可根据虫害发生的程度分别喷洒不同浓度的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和甲基异柳磷。花生的主要病害有花生茎腐病、花生叶斑病和花生黄化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