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系统技术

二、农业专家系统技术

农业专家系统是基于农业专家知识和模仿农业专家进行推理决策的计算机程序系统。人们事先将农业专家为解决某类农业问题而长期积累的知识以适当的形式存入计算机,计算机利用这些农业知识和反映当时情况的各种数据和事实,模仿农业专家的思维过程进行推理,对需要解决的农业问题进行解答、解释或判断,使计算机在农业活动中起到类似人类专家的作用。

专家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共同开发的大豆病害诊断专家系统(PLANT/ds),一个未经训练的普通人使用该系统能够识别大豆病害症状,并提出科学管理方案,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以后,美国、日本、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开发了其他一些农业专家系统。从应用领域来看主要是作物的病虫害管理,动物和作物生产决策管理,动物和作物的营养管理,农场系统管理决策,温室的生态环境监控与调节等。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研究所完成了“施肥专家系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八五”期间研究开发了“小麦综合管理专家系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开发了“黏虫测报专家系统”等。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九五”期间,开展了以农业专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国20个省市建立应用示范区,研究开发了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农民的156个种植业、养殖业的实用农业专家系统,主要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品种选择、科学施肥、节水灌溉、植物保护等方面的科学决策。实践证明,这些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应用,促进了我国生态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