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复合系统模式

四、农工复合系统模式

(一)概述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大量的资源开发与消费造成了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系统的退化。同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弃物,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任务就是,如何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尽可能持久的资源利用,获得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工复合生态系统工程就是许多成功的途径之一。

所谓农工复合生态系统,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物质循环原理)精心设计的一类生产过程,农产品(包括副产品)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区域生产系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废物排放减少,并使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就像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物种的食物一样,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不仅提供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农产品,同时还肩负着提高人们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责任。农工复合生态系统将以其显著的特点,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案例——黑龙江省肇东市玉米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模式

1.背景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其产量约占玉米、小麦和水稻3种主要作物年总产量的32.7%。随着技术的更新和投入的增加,其产量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产量提高的同时隐含着两个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玉米加工规模小时,无法实现由初级生产向原料加工的转换,导致生产效益低;另一方面,加工规模大时,由于未能处理好加工与再利用之间的关系,使大量可利用资源变为废品,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本文以黑龙江省肇东市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黑龙江省肇东市幅员3905km2,耕地资源较为丰富。耕地中又以黑钙土、黑土为主要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52%,速效氮150mg/L,速效磷17.62mg/L,速效钾119.8mg/L,土壤pH值为7.7,偏碱性。由于土地的盐碱化程度较重,造成很多土地利用不充分。耕地中玉米播种面积为13.77×104hm2,占该市耕地总面积的68%,玉米年产量为112×104t,约占该市谷物总产量的80%以上。1996年全市有各类小型加工厂600多家,玉米总加工能力只有14×104 t,占全市玉米生产规模的12.5%,每个加工厂的平均规模只有233t,规模非常低。同时,由于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又缺少相应的转化环节,造成玉米产品的大量积压,给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带来了困难,但是,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其加工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

2.模式设计

为了彻底改变增产不增收的状况,1994年肇东建立了以金玉公司为龙头的玉米加工企业,开始了以玉米酒精、木糖醇等为主的系列产品开发。到1998年,金玉公司玉米加工规模为45×104 t,占全市玉米生产规模的40.1%。但同时产出的加工废水和CO2分别达到180×104 t和10×104t,而且,基本上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现场监测表明,金玉公司废水排放主干河流已经受到很大影响。下游水中化学耗氧量(COD)、生物耗氧量(BOD)含量分别是上游水的5.5倍和5.7倍。

为改变这种重视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益提高,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的状况,从1996年底开始,采用生态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玉米粒、芯、秸秆等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设计研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图5.8)。

图5.8 玉米生态工程设计流程

从玉米资源综合利用流程图可以看出,玉米资源的产品化途径主要有7条:玉米生产食用酒精;玉米脐加工生产玉米油;玉米酒糟生产颗粒饲料;CO2制造干冰,生产醋酸、甲醇等;酒糟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并用于养鱼;玉米秸秆气化;玉米芯生产木糖醇。

3.效益分析

(1)副产品资源化效益 属于副产品的玉米资源有玉米脐、酒糟、酒糟废液、杂醇油、木糖醇渣、秸秆、玉米芯和CO2等。在金玉公司,这些资源通过生态工程设计大部分都已经得到较好的利用,并产生了较好的效益。除了单细胞蛋白正在试验中,玉米秸秆气化正在落实中,木糖醇由于市场过饱和,没有产值以外,其余利用方式都显示了较高的效益,副产品的总产值达到3.13×108元。其中通过酒糟的颗粒饲料化生产,公司已经与占耕地近67×104 hm2的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为农户提供饲料和肥料,农户为公司提供原料,使之成为畜禽粪便的再利用场和原料供应地,加快了物质良性循环的实现。说明按照生态工程设计进行的玉米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玉米资源利用效率低、产值不高、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良好途径。

(2)环境效益 根据检测,金玉公司年排放的180×104t酒糟废液的COD为25000mg/L,含氮112mg/L、磷30mg/L,总固形物2.5%~3.0%(其中悬浮的不溶性固体物约占2.0%~2.5%,可溶性固体物约占0.5%左右)。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尤其是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和有机酸等,是一种有害无毒的资源。它可以作为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培养基,该菌与一般酵母相当,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并且仅需过滤就可收获产品。对酒糟废液培养单细胞蛋白的试验研究表明,用酒糟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收率一般可达1.5%~2.0%以上。这一方法对COD为30000mg/L~40000mg/L左右的废水的去除率可达83%,处理后的废水的COD和BOD虽然均有大幅度降低。但是,COD仍有6000mg/L左右。

根据肇东市土地面积丰富,且盐碱地比重比较大的现状,为了对酒精生产废液进行治理,按照实际地形,建造总容积为78.66× 104m3的8个贮水池。其贮水能力相当于年产13×104 t酒精企业外排废水量的52.44%,即这一贮存能力可以接纳全公司近半年的生产废水。废水贮存的目的是在高温季节,通过生物化学过程,降低其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和浓度。低温季节贮存,待温度适宜后再进行生物处理,从而达到回用和减轻环境负荷的目的。经过贮存和适当的生物处理后,废水出水口的COD含量只有350mg/L左右,可以引入养鱼池养鱼,最后排出的废水基本达到排放标准。

(3)能源利用效益 生物质能源一直是我国农村主要生活能源之一。在目前没有相应替代能源出现的情况下,改变生物质燃料的利用方式,提高其利用效率,是秸秆能源化的关键措施。作为一项先进技术,玉米秸秆气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替代技术。经过气化,每千克秸秆可产生2m3燃气,4口之家每天炊事约需5~6m3气,相当于耗用不到3kg秸秆,其生物能的利用率比直接燃烧秸秆提高一倍以上。按一年360天计,每年总秸秆消耗量即为1080kg,可以使户均秸秆总生产量20800kg的5.19%得到利用,因而,有较高的生态可行性。而且,建成一个集中供气系统,气体机组加上配套设备、管网、灶具和煤气表等,每户初始投资约1800~2000元。燃气成本为0.1元/(m3·天),低于燃用煤炭和液化气的费用,具有经济可行性。

(4)经济与社会效益 截止1998年底,通过对金玉公司2年的运行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该公司当年实现产值近10×108元,开发利用养鱼水面近1.3×104 hm2,年出栏生猪近6×104头。同时,使180×104 t废水得到多次回用,系统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由酒糟引起的污染问题也得到解决;粪便和秸秆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因此,玉米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的实施,不仅实现了对玉米资源的深加工,而且又使其中的各种副产品基本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增加了系统产值,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矛盾,增大了系统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