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尾
结尾是演讲稿的自然收束。“豹尾”正是形象地说明结尾要雄健有力,言止意长,回味无穷。明代学者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局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四溟诗话》)明代学者黄政枢也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春觉斋论文》)可见结尾和开头一样重要。如果演讲的开头和高潮很精彩,结尾又出人意料,耐人寻味,则是锦上添花,给人以美的享受。
怎样设计和安排演讲的结尾呢?常见的类型和方法如下。
1.总结式结尾
这种结尾,扼要地总结演讲内容,能起到提醒、强调的作用,给听众留下完整的总体印象。例如,在1986年吉林省青年电视演讲赛中荣获命题一等奖的权红的演讲稿《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是这样结尾的:
……听听我这个没当成的女记者的心声吧:
我相信,女性是伟大的!
我也相信,男性是伟大的!
我更希望我们都相信,伟大的男性和伟大的女性加起来才是伟大的人民!他们的自信、自尊、自爱焕发出来的巨大搏力才是伟大的文明!
这个结尾恳切、热情、概括,点化主旨,给听众留下了清晰、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
2.感召式结尾
这种结尾多是提希望,发号召,表决心,立誓言,祝喜庆,贺成就,以激起听众感情的波涛,给人以心志的激励。
例如,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西尼发表的《斥腓力演说》这样结尾:
敌人正在对我们铺罗设网,四面合围,而我们却还呆坐着不求应付。同胞们,我们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采取行动?当雅典的航船尚未覆灭之时,船上的人无论大小都应该动手救亡。一旦巨浪翻上船舷,那就一切都会同归于尽……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也要为自己而战斗。辞令的灵魂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
这个结尾慷慨陈词,号召人们拔剑奋起,反抗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入侵。又如,中国羽毛球队的韩健所作的《在失败面前挺起胸膛》的结尾:
此时、此刻,祖国需要我,我怎么能在功成名就之际捧着桂冠品味人生。我深知,我将来可能败得更惨,但我不怕,因为怕失败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这样结尾,情真意切,字字千钧,充分表现了演讲者为了祖国的荣誉敢于战胜失败、赢得成功的决心。
3.抒情式结尾
这种结尾常常是演讲者在叙述典型事例和生动事理后,油然而生的激情。以抒情方式结尾,言尽而意未尽,留有余韵,给人启迪。
例如,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的结尾: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这样结尾,热情奔放,以诗一般的抒情语言激励人们向科学进军,拥抱科学的春天,具有很强的鼓动力。
4.警言式结尾
即通过引用谚语、成语、格言、警句、诗词等方式结尾。这种结尾言简意赅,多有韵律,使内容显得充实丰满,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例如,李燕杰的《国家、民族与正气》的演讲,其结尾是:
青年朋友们,爱我们的国家吧,爱我们的民族吧,同心协力,把我们民族的正气,把我们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发扬起来!最后,用几句名人名言作为结束语: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
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李燕杰的这篇报告寓理于事,攫取力强,最后采用名人名言结尾,恳切热情,紧扣演讲题旨,升华主题,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5.呼应式结尾
这种结尾与开头呼应,使整篇演讲首尾圆合,结构完整。例如,《井下工有颗金子般的心》的开头是这样的:
你了解井下工吗?井下工,顾名思义,是在矿井下作业的工人。这是当前最危险的工种……他们不仅承受了人们的种种误解,还以自己有力的臂膀擎起了整座矿山!可以自豪地说:在我们招远金矿,有多少井下工,就有多少颗金子般的心!
接着,讲述了三个生动感人的事例,歌颂了矿工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最后,是这样结尾的:
朋友们,黄金是宝贵的,比黄金更宝贵的是井下工那颗颗金子般的心!如果我们的整个社会、行行业业的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竭诚尽力,无私奉献,那么四化何愁不成?……
最后,用一句既是祝福也是希望的话作为结尾:
愿我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这篇叙事性演讲,题目很“实”很“俏”,开头、结尾,处处照应,首尾圆合,增强了演讲的鼓动力和激奋力。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呼应式的结尾,不应与开头简单地重复,而应加深主旨,耐人寻味。
从不同的角度来谈结尾,样式还有很多,诸如议论式结尾、象征式结尾、呼告式结尾、幽默诙谐式结尾、示物式结尾等等。总之,结尾要有一定的高度,如异峰突起,要韵味深刻,使听众情绪激动感奋,切忌虎头蛇尾或画蛇添足,努力避免陈词俗套和语言干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