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解的含义与作用
                    2025年10月14日
                
                
                  一、听解的含义与作用 
  
 
听解,是交际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加以认知、理解的一种生理、心理活动。有关言语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人们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比读的活动更为广泛。这就告诉我们,具备了听解能力,才能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据调查发现,盲人虽然有诸多不便,却仍然能融合在与人交往的生活里,而聋哑人尽管能看书写字,却常常感到自己很孤独,感到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原因就是丧失了听的能力,不能与人作正常的交流。表达者说,接受者听,双方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正常的交际活动,才可能取得预期的交际效果。可见,听与说一样,都是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都是人际交往这种社会活动赖以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
听解活动的过程,与一般的听觉活动是有区别的。听觉活动只是一种简单的生理过程,其结果以听力为标志,而听力是一种生理机能,指能够听清楚话语或声音。听解活动不仅需要听觉器官灵敏,而且需要通过对听觉所接收的语音信息来辨析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情绪,理解说话人的动机、目的和意图,是包括思维过程的高层次的智力活动。它要求听话人通过思维活动把听来的信息进行分类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理解,判断与推理,进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以便于作进一步的交流。
口语交流是口耳相传之事,听是信息输入,说是信息输出,听与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某种意义上讲,要想说好,首先必须听好,听是说的基础。有了听解力,就能抓住对方说话的主旨,把握其表达意图和所流露出的情绪,理解所传递出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同对方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促使口语表达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