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比拟

二、比拟

比拟是拟人和拟物的合称。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等,叫作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富有形象性、生动性。在演讲中,恰当地运用比拟手法,能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深思;能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战斗力;能渲染气氛,起烘托作用。

大学生演讲选评》一书中选有优秀演讲词《信念的力量》,其中有这样一段:

翻开中国的历史看看吧,中华民族经历了多少深重的灾难……长江在哭泣,黄河在哀号。广大的中国土地上,多少人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多少人逃荒要饭,家破人亡。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说“长江在哭泣,黄河在哀号”是震撼人心的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祖国沉重受难的历史,发人深思。

再如,《在师范毕业生典礼上的演讲》中有这样深情的语言:

如今,你们就要离开母校了,尽管情丝不绝,可你们在四年的风雨中练硬了翅膀,现在也该驮回去一幅春天的图画了……

人无翅膀,这里“练硬了翅膀”“驮回去”就是“拟物”手法,用描写动物的词语来描写人物,表现出师范生锻炼成长的过程和他们将载着母校的重托走向工作岗位的热情。语言中流露出对毕业生的无限依恋和激励的感情。

运用比拟手法一定要正确恰当,要抓准被比拟物和比拟物之间的相似点,特别是褒贬色彩要恰当。例如,海燕、苍鹰,英勇顽强,常用来比拟革命英雄;豺狼狐狸,凶残狡诈,常用来比拟奸贼坏人。爱憎好恶,十分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