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训练

思考与训练

1.交谈的特点是什么?交谈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交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交谈有哪些技巧?

3.辩论的特点是什么?辩论有哪些基本要求?辩论有哪些类型?试述辩论比赛与辩手的分工。

4.1997年6月6日,《重庆晚报》刊登了李钢写的《与一个孩子的谈话》。这个孩子有问必答,而且对答如流,毫无保留地充分地表达了内心的想法。这个孩子的想法对吗?他的表达有什么特点?

与一个孩子的谈话

这是一个早熟的儿童,口齿伶俐,学习成绩优良。我首先向他祝贺节日,我们的谈话就从节日开始。

(我先问)“今天上哪儿去玩了?”

“没上哪儿,在家和同学玩电脑。还看了柯受良飞车过黄河。”

“当时有什么感觉?”

“还是很紧张,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不过……我更希望他掉下去。”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叔叔,你不觉得那才更刺激吗?许多人急得团团转,追踪、打捞、抢救……当然,他最后成功了,也挺不错。”

“你崇拜柯受良这样的勇士吗?”

(眨眨眼,坚决地)“不,不崇拜,我有自己的理想。”

“你的理想是什么?”

(笑起来,很干脆)“挣大钱。”

“我是问你将来想当什么样的人,比如工程师、科学家、商人……”

“那还用问,哪个挣钱多就当哪个。”

“你为什么想挣大钱呢?”

“叔叔,你想想,这个世界没有钱怎么行?有很多钱才能享受,我将来要买汽车、买房子,还要周游世界。”

“如果你的老师让你谈理想,你也这么说吗?”

“不,那可不行。跟他随便谈一个他希望听的就行了。反正将来他也不会跟着我调查。”

“你说你将来要买汽车,有了汽车,你会不会像柯受良一样去冒险?”

(轻蔑地一撇嘴)“我才不会像他那么傻呢,那多危险呀,一不小心,命就没啦。”

“你不是说你要挣大钱吗?像他那样冒险也能挣大钱呀。”

“咦,叔叔,钱挣得再多,也得活着花呀,人死了,钱就是一堆纸,这个道理,你还不明白。”

“你这么喜欢钱,如果身上的钱突然有坏人来抢,你会跟他们搏斗吗?”

“不会。我会把钱给他们,然后再去报告警察。”

“你喜欢警察?”

“喜欢。”

“将来愿意当警察吗?”

“不愿意。”

“这么说你只喜欢别人帮助你,却不愿帮助别人?”

“世界上这么多人,干嘛非要我当警察不可呢?……叔叔,你怎么比老师还要讨厌啊!”……

5.下面是周总理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一次调侃与回答。文中可见周总理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给予了基辛格适当的恰如其分的回击。请说说周总理的语言风格。

据说,有一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交谈中对周总理说:“我发现你们中国人走路都喜欢躬着背,而我们美国人走路都是挺着胸的,这是为什么?”不能说这话是十分友善之谈,但对立的气氛并不浓,本身带有较强的调侃色彩,如果回击过分就不适合了。于是总理笑笑,同样用调侃的口吻说:“这个好理解,我们中国人在走上坡路,当然是躬着背的,你们美国人在走下坡路,当然是挺着胸的。”说完哈哈大笑。

6.下面是1980年里根与卡特竞选美国总统的一场辩论。里根不正面回答卡特的提问,而是转换角度、答非所问,左右顾盼而言他,从而获得一种机智、幽默的效果。这是一种什么辩论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里根与卡特在10月28日进行了一轮全国性的电视辩论。当卡特在辩论中攻击里根在“公助医疗方案”上的立场态度时,里根觉察到卡特又像上一轮辩论那样,歪曲了他的立场。于是,里根歪着脑袋,像一个父亲看着不守规矩的小孩那样看着卡特,说:“你又来这一手了。”里根不直接回答卡特的攻击,却从卡特的辩论作风入手展开反击,并辅以夸张的体态,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对此,有人评论道:“‘你又来这一手了’在那一时刻真是恰到好处的话,这使卡特在人们眼里渺小不堪,卡特一直也未能从这个打击下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