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言语表达的功能

三、幽默言语表达的功能

在人际交往中,幽默言语常常为表达者增光添彩,展现出他们高雅的气质、良好的教养和文明的风范,因而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在交际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活跃气氛,融洽感情

幽默表达所产生的直接效果之一往往是“笑”,这种“笑”,不仅会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而且可以创造出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心灵相通境界。正如李燕杰所言:“笑,是对带有幽默感的艺术的一种审美评价。人们在欣赏幽默的艺术时,常常发出以不经意形式出现的笑,当然也有经过理智思考,顿悟其中妙处而发出的笑。这些笑,都是积极的有意义的社会心理反应。‘笑’这种审美心理评价,往往融注着人们的理性认识和道德评价,凝注着人们对真、善的赞誉和对丑行的贬抑。笑是知、意、情的复合,真、善、美的统一。”因此,运用幽默语言进行口语表达,可以创造出轻松活跃的交际氛围,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例如,毛泽东作著名演讲《反对党八股》时,会场记录里多次出现“笑声”“长时间的笑声”“大笑”“全场大笑”这样的词句,可见其演讲语言是何等的妙趣横生,而听众又是何等的欢快兴奋。由此也可以看出,无产阶级领袖并非板着面孔去训人,而是力图创造活泼轻松的气氛,用高尚的情趣、幽默的语言去感染人、教育人。

幽默表达还可以进一步融洽关系,加深感情。1965年11月,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中国庆祝她的八十诞辰。周总理在上海展览馆大厅举行盛大宴会为她祝寿。周总理祝词的开场白是:“今天我们为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庆贺四十‘公岁’诞辰。”“在中国,‘公’字是紧跟它的量词的两倍。四十公斤等于八十斤,因此,四十公岁就等于八十岁。”听了周总理对四十“公岁”这个新名词的巧妙解释,几百位中外祝寿者爆发出一阵欢笑声。斯特朗听到周总理说她只有四十公岁,还很年轻,高兴得流了泪。总理这一番妙语,不仅风趣地表达了祝寿的美意,祝斯特朗永远年轻的心愿,而且加深了双方的友好感情。

(二)随机应变,消除窘境

在人际交往中,总难免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在言语表达时,偶尔也会出现紧张气氛。富于幽默的人,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可以临场不乱,恰到好处地说上几句幽默风趣的话语,既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从困窘、尴尬的情境中解脱出来,又可以缓和乃至融洽气氛,促使交际顺利进行。例如,北京某大学的一位物理系教授乘公共汽车时,由于急刹车没站稳而撞到了前面一位姑娘身上,这姑娘修养较差,很不高兴地望着教授说:“什么德性!”车内气氛紧张起来,有人担心会发生口角。但这位教授只淡淡地望了姑娘一眼,说:“不是德性,是惯性。”车厢里立刻爆发出笑声,老教授自然地下了台阶,还委婉地批评了姑娘的不近人情。由此可见,幽默诙谐正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它可以化解生活中的矛盾,缓和紧张气氛,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三)明辨是非,强化观点

幽默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有笑的成分,但并非以笑为目的,而是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艺术手段,即寓本意于笑声中,寓教于欢乐中,让听众在笑声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明白道理,树立信念。从另一方面讲,听众聆听到幽默的语言,往往就情绪激昂,思想活跃,容易产生丰富的联想,在思考回味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灵感,明辨是非,更主动、更积极地接受、领悟乃至强化表达者所阐述的思想观点和立场、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次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十几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顶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个“脱帽礼”,一语双关,不仅表明陈毅态度诚恳、为人忠厚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而且以“脱帽”的行动,表明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幽默的话语和动作,给全场听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用幽默言语阐明的观点,既易于让人接受,更使人回味无穷。当里根就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之时,在记者招待会上遭到了连珠炮般的提问。经过一阵令人难堪甚至难以招架的质询之后,里根笑着说:“我听说新州长上任之后照例要同报界度一个蜜月的,朋友们,如果蜜月就是这样的,那我真是孤衾独枕了!”一句幽默话,引得全场大笑,对立的态度立即缓和下来。里根用十分风趣的话语委婉地表明自己认为记者们的态度十分不友好的观点,而记者们也“心有灵犀一点通”,不再作梗为难里根了。可见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掌握和控制交际展开的方向和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