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演讲案例评析
【例一】
(美)迈克尔·乔丹:奥林匹克生涯已经结束
朋友们:我经常强调说,一旦我失去动力或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我就应该退役。现在是我离开的时候了,这并不是我不爱这项运动,我只是觉得我已经达到了自己事业的顶峰,我没有什么可再证明的了。
我不知是否会复出,退役的意思就是从今天开始我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如果这意味着今后要复出,我也许会的。我不把这扇门关死。如果公牛队还需要我,我也许会重归赛场。如果我日后复出,也不会效力于另一支球队,因为我的心已经属于它了。
我的奥林匹克生涯已经结束了。
我第一次得NBA总冠军后,我父亲就劝我退役。我们当时的看法有很多不同,因为我认为,作为球员我还有许多东西要去证明。第三次夺得总冠军后,我们又谈了一次,我被你们说服了。
我时刻在承受着新闻媒介所带来的压力,我不会因为他们而离开球场的,这是我自己的抉择。即使我父亲没有去世,我也会作出同样的决定。父亲的去世使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但痛苦会一天天地淡漠下去的。是他的不幸提醒了我,人的一生是何等短暂,该如何珍惜。我不能太自私,要用更多的时间去陪我的亲人,包括我的妻子、孩子,我需要过一种正常的生活。
我退役以后,很多朋友对公牛队的实力表示怀疑,但我并不担心,这好像父亲送儿子上大学。当然,我不是他们的父亲,我告诉他们要相信自己。我认为我们有很多获胜的机会。我也坚信,肯定会有更多的球星诞生的。
我需要一件工作吗?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现在也不想要,我现在要看一看小草是如何成长的,然后再把它们割掉,我当然要经常去看公牛队的比赛,可我不会告诉伙伴们我什么时候去看。我想,我不会完全过一种正常的生活,只不过公众的关注比以往少一些,我会怀念篮球比赛的,我会怀念夺取冠军辉煌的时刻,会怀念每年与队友们待在一起的八个月的美好时光。
【评析】
美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在宣布退出篮球运动生涯时发表的即席电视告别演说就是一篇典型的即兴演讲。这是迈克尔·乔丹所作的告别演说。
迈克尔·乔丹在即兴演讲之前并未拟草稿,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急于把自己的主要意思和此时此刻的激动心情告诉给电视观众:应该退役—倘若公牛队需要也许会复出—退役的思考过程及退役的深层原因—坚信公牛队的实力—今后自己要好好生活,但仍关心公牛队,怀念篮球比赛。告别演说具有临场性的特点,迈克尔·乔丹语言流畅,饱含深情,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例二】
白岩松:在哈工大的即兴演讲(节选)
有这么一对儿夫妇,吃完饭就坐那里看电视,看完了,就洗漱一下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么过着。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太枯燥了吧,该离了吧?但真正的生活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平常,生活如此,创业如此,大学生们走入社会之后注定要花大部分时间做平平常常的事。那对夫妻在年老的那一天会彼此含着热泪感谢对方与自己携手相伴一生、彼此温暖一生,而同学们也会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等来生命中只占百分之五的激情与辉煌时刻!(掌声)因此,同学们要做好准备,毕业后准备好迎接平淡。
同学们在大学里一定要多做梦,甚至可以梦游,(笑声)比如现在一谈爱情我脑子里只会闪现我爱人的照片,而你们则可以设想一千位俊男靓女的样子……这就叫作虚位以待。我年少时看了三毛的书也想周游列国,没准还能碰上个女荷西。(笑声)但是所有这些梦想都属于你们这个年龄段,我现在没有资格做这样的梦了,我现在所处的是人生的舍弃阶段,而你们所处的是人生的选择阶段,不要放弃做梦!(长时间的掌声)更别忘了替这个社会、替这个国家做梦,能全身心地做这种梦,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几次这样的机会,等你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时,想做梦你也力不从心了,因此趁现在抓紧做梦!
有人说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怎么会呢?我有时候就想不通,真的如此,那我国岂不是比美国更发达了……因为我们的大学生都在待业呀!(如雷的掌声)其实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一步到位的最满意的工作!实际上你就是一个骑手,毕业后你就应该先骑上一匹马,只要你优秀,你就能找到更棒的马!(长时间的掌声)
季羡林老先生的一席话给我印象很深,采访他时,他说:“我已经如此老了,但我的道路前方仍有百合花的影子,人生的前方要永远有希望、有温暖才行。”再举个例子,狗赛跑怎么比?怎么让狗跑起来、跑得快?每个狗嘴前边都吊着个骨头,我们每个人也要给自己放块骨头,(笑声)精神的骨头!(热烈的掌声)
【评析】
央视名嘴白岩松曾应邀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做了一场即兴演讲(本文为节选)。在台上白岩松即兴发挥,妙语连珠,赢得了大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作为央视名嘴的白岩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个大学校园里,面对着莘莘学子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并没有大谈特谈自己奋斗与成功的过程,而是从大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理想观这个角度入手,分别从“要学会过平淡的生活”“要多做梦”“要有正确的就业态度”“人要有精神”这四个小题分而论之。这些小观点的提出,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关注与共鸣。
在演讲中,白岩松运用了其特有的幽默感,博得了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青年问题的独到见解和言语中透着的强烈的责任感。针对青年学生不甘于平淡的普遍心理,白岩松并没有呆板地去说教,他先是从一对夫妻的平淡生活讲起,以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例,巧妙地过渡到青年学生的生活态度问题上,朴实的话语、简单的道理使人一听即明。
谈起青年人的理想问题,白岩松没有用艰深的术语予以阐述,而是实实在在地用“做梦”替代了“理想”这一主题,二者的置换反映出了白岩松对演讲主题的匠心。在选例时,他由己及人,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青年人要有理想”这个主题。这种“做梦”的说法,比起课堂上的正面说教,更让学生们容易接受。
接下来,白岩松谈到广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就业。他把找工作比喻为“找马”,另辟蹊径。“骑马找马”具体地概括了大学生们应有的择业观念,易于学生理解,因此也更能起到说服的作用。
最后,白岩松引用了季羡林老先生的一段话,旨在告诉大学生们,虽然前路荆棘满地,但只要有一点点希望,就要不惜一切,勇往直前,直至理想的彼岸。人总是要有精神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阐述这一道理时,他用了一个极其生动的比喻——“狗赛跑”,意在启发青年朋友要有精神,要有目标,如此生动而形象的比喻怎能不受学生们的欢迎呢?
在语言的运用上,白岩松时而张扬,时而含蓄,时而激越,时而温婉,真是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在篇幅不长的演讲中多次赢得了学生们的掌声。
白岩松的即兴演讲,真正达到了锦心绣口、妙语连珠的至善至美境界。他善于从现场中捕捉话题,取之有道而又用之有术,加上自身的幽默感,使现场始终洋溢着轻松、活泼的气氛。这场演讲展现了白岩松个人的语言及人格魅力,可称作是即兴演讲的典范。(郑蔚萍评析)
【例三】
马云:“英雄会”上秀口才
单看外表,马云貌不惊人。但就是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人,在“中国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以自己的智慧、激情和行动,创造了“阿里巴巴”的营销奇迹。身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他,频频在央视《赢在中国》《我们》《创业英雄会》等栏目亮相,指点创业,纵论英豪。这不,2008年3月16日,“我能创未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第一场创业英雄会在北京开锣,马云应邀出场,又大“秀”了一把口才。
说心得:概括精当,要言不烦
在节目现场,作为创业精英,马云侃侃而谈,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他说——
梦想,是创业的起点。有梦想,就要有行动。很多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如果不给自己的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梦想永远只是梦想。此外,创业者还要想清楚一个问题:我想干多久,我能干多久?我想与所有创业者和准备创业的人分享一句话,就是我每天都跟自己讲的那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见后天的阳光。所以,我们还要努力坚持。
创业是个千头万绪的大话题,创业者的心得更是五味杂陈,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个清楚,道个明白?但马云就是马云,你看他用简洁明了的话语,紧扣三个密切相关的创业关键词——“梦想、行动、坚持”,阐释创业成功之道,显得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他把“梦想”比喻为创业的“起点”,十分贴切。接着谈行动的重要性:“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化用西方谚语,讽刺辛辣,道出了很多人易“患”的“创业病”,从反面告诫创业者行动的重要性,否则“梦想永远是梦想”,知易行难的道理不言而喻。最后强调“坚持”的作用:“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运用递进句式,强调了“创业艰难百战多”的现实,也揭示了“总有希望在前头”的哲理。“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见后天的阳光”的比喻,一语道破了绝大多数创业失败的原因,也说明了“我们还要努力坚持”的必要性。
马云诉说创业心得,可谓要言不烦。他一番概括精当的话语充满睿智,是真切的体验、深刻的感悟,更是无私的分享、坦诚的忠告,使人颇受启迪。
谈“忽悠”:辩证剖析,逻辑严密
在节目的互动环节,一名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问马云:“您特能忽悠,忽悠得大家热血沸腾,我想知道,您的‘马氏忽悠法’对创业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马云笑了笑,回答说——
我不知道忽悠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但是我想,如果你相信,就觉得这不是忽悠;如果你不相信,什么事情都是忽悠。创业靠的是坚定的信念,你可以忽悠别人两天三天,但是你要忽悠谁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是很难的。所以我觉得,创业不能靠忽悠,得靠脚踏实地,想到、说到、做到才是关键。
“忽悠”一词本是东北方言,经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传播后,成了口耳相传的流行语。“忽悠”含义比较宽泛,有“设套、欺骗”的意味,还有“鼓动、怂恿”的含义,近于贬义。因此,面对大学生貌似调侃实则犀利的提问,“久经沙场”的马云当然不会被“忽悠”进去。
你看他接过话茬,以话赶话,顺水推舟,应对有方。先是装傻充愣,摆脱圈套,说“不知道忽悠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淡化了提问者用词的感情色彩。再虚晃一枪,“就汤煮面”,以“但是我想”一转,用“如果你相信……如果你不相信……”两个并列假设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自己对一切创业理论都持怀疑态度,当然什么金玉良言也听不进去,那么,病根就在自己了,巧妙地反“忽悠”了提问者一把。最后表明态度,亮出观点,用转折句“破”了“创业忽悠论”后,就势以因果句“立”了“脚踏实地观”:时间可以检验一切,单靠被忽悠出的短暂的热情,创业的动力并不能持久,强调创业的关键是“想到、说到、做到”,同时也含蓄地说明了自己的创业理论经受住了检验。如此辩证剖析,有理有据,逻辑缜密,因而显得滴水不漏。
答老牛:反弹琵琶,别出心裁
担任客串主持的牛根生问了马云一个问题:“如果从唐僧的徒弟中选择一个创业合作伙伴,你选谁?”马云的回答是“猪八戒”。“为什么要选猪八戒?”牛根生追问道。马云笑着回答说——
创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创业者很孤独很寂寞,一个人要学会安慰自己,要用左手温暖右手,要不断寻找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像猪八戒这样的人,在很多的创业团队里都需要,他是一路幽默,一路开心。用欣赏的眼光看这样的同事,你就会很愉快,整个创业过程就会变得轻松许多。当然,猪八戒当领导是有点欠缺,但只要善于发现他的这些强项,就能让他在团队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我觉得,创业途中有这样的人,是一种福气。我挺愿意跟猪八戒这样的人合作。
按常理,从唐僧的三个徒弟中挑选创业合作伙伴,大家一般都会选择意志坚定、本领高强的孙悟空,或者为人随和、任劳任怨的沙和尚,而好吃懒做、爱发牢骚的猪八戒则是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中首先要被淘汰的对象。马云却反其道而行之,别出心裁地选择了猪八戒。
“用左手温暖右手”的说法,十分形象,将创业者的孤独感渲染到了极致。而猪八戒“一路幽默,一路开心”的特质,正是创业团队所需要的。马云以一个优秀领导者的眼光,看到了猪八戒身上不为人知的“强项”——可以让痛苦的创业过程变得“轻松许多”,得出结论——创业团队里有这样的人,“是一种福气”。马云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对创业过程中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进行了新颖生动的诠释,彰显了自己超凡脱俗的“人才观”,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耳目一新。
心思如奔马,纵横驰骋;话语如流云,潇洒飘逸。马云不但是商业奇才,而且是说坛俊杰,他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口才堪称一流,真不愧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时代骄子!(彭真平评析)
【例四】
俞敏洪的演讲风采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曾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0位人物”之一。从大学到机关,从“赢在中国”节目现场到露天广场,俞敏洪在不同的地点,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演讲,活力与激情共舞,掌声和笑声齐飞。那么,俞敏洪的演讲到底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让听众如痴如醉呢?
1.话锋机敏,用智慧启迪人
在“赢在中国”36强进12强的最后一轮选拔赛现场,惨遭淘汰的选手符德坤在退场时,情绪激动地讲述起了自己的奋斗历程,以表示心中的不甘。听完符德坤的激情陈述后,作为评委的俞敏洪发表了这样一番即兴点评:
我从你的经历中看到你的挣扎、成长、变成精英,但是你太在意自己的个性和感受了。为什么要觉得别人会鄙视你呢?比如我当初被北大处分的时候,我也觉得每一个北大人都在鄙视我。其实,好多人都根本不知道我是谁!你内心有一些虚弱,所以才会建一个盔甲,就像你说的蜗牛的壳一样,(这)是你自己加上去的。如果你再多点勇气的话,就可以把这个壳去掉,长出一双翅膀,在天空中翱翔。我用了10年的时间,才把自己背上的壳去掉,既靠天,又靠地,还靠自己。我觉得你要有这样的大气!如果把刚才的气势拿出来,你一定能做成很大的事情,但前提是要把自己背上的壳去掉,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赢在中国”活动是一场淘汰赛,竞争激烈,参赛选手心里有压力,也有不平。因此,俞敏洪先是很客气地对这名选手表达了尊重,接着话锋一转,用一句反问:“为什么要觉得别人会鄙视你呢?”明确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让听众心头一震,不禁反问自己。然后他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引出“你内心有一些虚弱,所以才会建一个盔甲”的看法,这句话既有力度,又形象可感。“盔甲”的比喻,生动地揭示了内心虚弱者的外在特点,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最后,他为对方开出了一剂去壳的良方:“既靠天,又靠地,还靠自己。”用一组并列关系的短句,强调了创业成功的客观和主观因素。
这段演讲,话锋中显示出机敏,言语中蕴含着智慧,俞敏洪用自身实例来增强说服力,用比喻来提高表现力,赢得了符德坤及现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2.以小见大,用感悟告诫人
说来你也许不信,俞敏洪成功的力量来源于小时候他看见父亲做的一件事情:那时,身为木工的父亲,常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久而久之,他家院子里就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瓦堆。直到有一天,他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用那堆碎砖乱瓦左拼右凑。没过多久,一间四四方方、干净漂亮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当谈到梦想和实践的关系时,俞敏洪回忆往事,深有感触地说:
从一块砖头、一片瓦片到一堆砖瓦,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一块砖、一块瓦没有什么用,一堆砖瓦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即使拥有天下所有的砖瓦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瓦,梦想也没法实现。只要不放弃,日复一日检碎砖乱瓦,总有一天,你会有足够的砖瓦来造心中的房子。
没有以成功人士自居,更没有高谈阔论的说教,俞敏洪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向我们娓娓道来:“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即使拥有天下所有的砖瓦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瓦,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联系人们的生活,把积累砖瓦比作实践,把造房子比作人生的理想,得出只有把理想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成就自己事业的道理。生活化的说理,小中见大,虚实结合,形象透彻。他将大道理蕴含在浅显易懂、形象可感的小事例之中。
3.铺张扬厉,用激情感染人
俞敏洪总是在演讲中告诉人们,该在生命的每一段都留给自己希望和梦想,带给自己激情和创造性,成就一个独特的魅力四射的自己!且听俞敏洪在2008新年祝词中的一段话:
清点一下自己的日子,也许对我们未来的岁月会有好处。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在2007年,我们多少次抬头看过蓝天白云;多少次注视过月亮的阴晴圆缺;多少次在黑夜里数过天上的星星;多少次听过雨点落在屋顶的声音。如果没有,美丽的大自然对于你是不存在的。
让我们再来算一算,在2007年,你有没有读过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有没有朗诵过让自己流泪的诗歌;有没有学会唱动人的歌曲,哪怕只对自己唱;有没有写过真情的文章,哪怕只让自己欣赏。如果没有,深刻的人类情感对于你是不存在的。
也许我们能够为自己找到借口:我们的工作太忙了,我们的应酬太多了,我们的处境太难了,我们的住处太吵了。但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允许你找借口,它不会因为你有借口让你再活一次。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生命只有一次机会,我们能够活得更好吗?
面对2008年,希望大家更加进步,希望大家更加健康,希望大家更加热爱生命,更希望大家活出人生的精彩来。
俞敏洪的新年祝词,摈弃格式化的语言,一扫陈腐之气,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他诗人一般的热情,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我们多少次抬头看过蓝天白云……”一个个疑问,都蕴含着一幅自然的美景;“你有没有读过让自己感动的故事……”一个个疑惑,都留有生活的印迹;“我们的工作太忙了……”一句句揣测,都是现实的写照。每一段中几个问句,形成排比,铺张扬厉,气势如虹,强化听众对心灵的追问,引领芸芸众生关注自然、关注情感、关注生命。“希望大家更加进步……”俞敏洪的最后一组祝词,如同新春的鼓点,不断地敲击出我们心底的活力,让平凡的生命迸发出不可遏制的激情。
俞敏洪用自己鼓动人心的演讲,滋补着千万年轻人的心灵,激励着他们走向成功,实现梦想!(张斗和评析)